一人 AI 公司出海蓝皮书
为什么要做一人AI公司出海?
为什么是现在?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一个小时值多少钱?
对大多数人而言,人生的路径无非两种。
第一种,在公司。 你的时间被打包成月薪。你加班通宵,交付了千万级的项目,但个人的回报增长却微乎其微。你像一枚高效运转的齿轮,但驱动的,是一台不完全属于你的机器。
第二种,做副业。 你尝试在小红书、闲鱼上接单卖货。但这更像是在别人的平台里,开了一个小摊位,天花板低,规则不定,且极不稳定,很难真正地改变命运。
这两种路径的问题,硅谷哲学家纳瓦尔早已一语道破:你没有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杠杆。
他说,真正的财富,来自于那些在你睡觉时依然为你工作的资产,帮你加杠杆(代码,媒体,金融,员工)。而普通人想获得这种资产,并赚到不错且轻松的收益,就需要找到并建立自己的杠杆。
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就是一种普通人能抓住的、最强大的高杠杆模式:
一人AI公司出海。
它由四个核心要素,和一个关键时机组成。我们一个一个说。
1. 为什么是一个人?(核心:高人效团队)
我们所说的“一人公司”,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孤军奋战。
它的核心,是一种全新的、效率极高的运作模式:用最小的精锐团队,借助AI杠杆,去创造过去只有大团队才能实现的巨大价值。
在过去,创造一个有影响力的产品,依赖的是“人多力量大”。
今天,游戏规则变了,创造价值依赖的是杠杆的长度。
最好的例子是 Cursor。一个极小的团队,做出了一款被认为是“VS Code 终结者”的AI原生代码编辑器,估值一路飙升。另一个例子是 Midjourney,以十几人的团队,打造出世界上最顶级的AI绘画模型之一,获得了数亿美金的年收入。
这些公司的共同点,是实现了极高的“人均价值”。AI把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武装成了一个“十人部队”。
所以,“一人公司”的本质,是你只需要找到一个最小、最精锐的战斗单元——甚至这个单元就是你自己——就能去挑战过去只有大公司才能触及的战场。
2. 为什么是软件?(杠杆:零边际成本)
因为软件,是纳瓦尔所说的,普通人最容易获得的“在你睡觉时依然为你工作的资产”。
它的本质,是零边际成本。
你打造一个产品,服务1个人和1万个人,成本几乎一样。
你创造一次,它就可以为你赚钱无数次。这是最彻底的,打破“时间换钱”诅咒的模式。
3. 为什么是AI?(杠杆:技术平权)
因为过去最大的门槛——“技术”,正在被AI夷为平地。
不懂编程,曾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墙。现在,AI就是你的技术合伙人,是你7x24小时待命的程序员。
你提需求,它写代码。
你的核心任务,不再是学习如何编程,而是学习如何精准地向AI提问。
你只需要聚焦于你最擅长的事:洞察人性,发现需求,定义产品。
4. 为什么要出海?(杠杆:三重势差)
因为你需要利用三种最关键的“势差”。
市场的势差:从存量到增量。
出海,意味着你面对的是一个更广阔、更多元的全球增量市场。一个在国内看似不起眼的小需求,放在全球几十亿网民的背景下,可能就是一个百万级的生意。
用户的势差:从“用爱发电”到“为价值付费”。
为好软件付费,为好服务给小费,在海外是成熟的商业习惯。用户愿意为能解决他们问题的工具,支付真金白银,让商业回归创造价值的本质。
货币的势差:从人民币到美元。
也叫“地理套利”。你在国内生活,用人民币计算成本;你的产品,用美元结算收入。你的购买力,无形中被汇率放大了7倍以上。
5. 为什么是现在?(时机:供需巨变)
因为供需两端,都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
需求端:AI创造了全新的生意。
AI不仅是工具,它本身就是市场。AI生图、AI音乐、AI对话,每一个新能力的出现,都催生了无数新的需求。有人做了个吉卜力风格的AI生成站,就赚到了一笔钱。同时,无数旧的需求,也正在被AI用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方式重做一遍。这些,都是全新的机会。
供给端:AI把创造产品的门槛,降到了史上最低。
过去,只有程序员能下场创造。现在,任何一个懂需求、懂生意、懂产品的人,都能下场。因为AI的出现,供给侧的能力被极大地解放了。能做产品的人,史无前例地多了起来。
结论
一个精悍的团队(甚至一人),获得了极致的效率。
做软件,获得了零成本的复制能力。
AI的出现,获得了曾经遥不可及的技术能力和全新的市场需求。
去出海,获得了市场、用户和货币的三重势差。
这一切,都发生在现在。
这就是这门生意的全部底层逻辑。简单,清晰,且威力巨大。

一人AI出海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
你的价值到底在哪?
刚才我们证明了,“一人AI公司出海”是这个时代普通人能抓住的、最强有力的杠杆。
现在,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摆在面前:杠杆已经有了,但你能撬动它吗?
AI让你拥有了实现产品的能力,但这只是给了你一张入场券。
想在这场游戏中赢钱,你需要修炼两项核心能力。
这两项能力,任何AI都无法替代,它们是你作为“船长”的真正价值所在。
2.1 能力一:成为一个优秀的“需求导航员”
别搞错一件事:AI编程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编程变得不重要,而是意味着它不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你可以把AI,想象成一个你雇来的、月薪数万的顶尖程序员。
它技术高超,7x24小时待命,不知疲倦。
但它是一个纯粹的执行者,没有商业嗅觉,没有产品灵魂。
而你,是它的老板,是决定这艘船航向的唯一船长。
这个“程序员”能发挥多大价值,完全取决于你的指挥。
你的核心价值,不在于亲手搬砖砌墙,而在于找到正确的地方,并指挥AI建起正确的建筑。
具体来说,这种能力体现在三个层面:
精准发现需求: 你能从一团乱麻的信息中,找到那个真实存在的、用户愿意为之付费的痛点。你找到的需求越精准,你的产品就越有价值。
创造性地解决需求: 你知道如何用最高效的方式满足这个需求。这不一定是写最复杂的代码,而可能是最聪明的组合。比如,用户想上传一张图生成一段旅行日记,你可能需要:
调用一个图像识别API,识别出图片中的地点是“巴黎铁塔”。
调用一个天气API,得知当时的天气是“晴朗”。
将“巴黎铁塔”和“晴朗”这两个关键词,喂给一个大语言模型API,让它生成一段优美的日记。
这种对不同AI API的嵌套组合,就是一种普通程序员不具备的、更高维度的解决问题的智慧。
- 用“咒语”优化需求: 你知道如何通过精准的提示词(Prompt),让AI更好地为你服务。AI的能力有上限,但你可以通过高质量的指令,无限逼近它的上限。
编程,只是让你拿到了比赛的入场券。
而找需求和解决需求的能力,决定了你能在这场比赛中走多远,赚多少钱。
2.2 能力二:成为一个“日拱一卒”的长期主义者
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是聪明人和三分钟热度。
大部分人看到机会,会兴奋地冲进去,但遇到一点困难、一点挫折,或者短期内看不到回报,就立刻掉头转向下一个“风口”。
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模式,永远不可能成功。
一人公司,尤其考验你的专注和耐心。你需要像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一样,持续地做几件简单但重要的小事:
泡在圈子里: 持续地泡在X、Indie Hackers、Reddit等独立开发者的圈子里。你的目的不是社交,而是吸收。看别人在做什么,在讨论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新技术。这能让你保持敏锐,也能在你孤独时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
保持拆解: 找那些你最牛的赚最多的网站和产品,成为它们的付费用户。去反复体验、拆解。它的SEO怎么做的?它的用户交互为什么这么设计?它的功能是怎么实现的?它的支付界面怎么引导的?它的外链做了哪些?做了哪些渠道的投放?把这些都记录下来,变成你的养分。
持续输入: 保持每天看关键词、看需求、看热点的习惯。市场不是静态的,用户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你必须像雷达一样,持续扫描,才能捕捉到新的机会。
日拱一卒: 这是最重要的心态。成功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而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不要追求一夜暴富,而是追求每天都比昨天进步一点点。今天修复一个bug,明天多上几个外链,后天拆解一个对手,都算胜利。把时间拉长,这种微小进步的复利效应,是惊人的。
导航员的能力,决定了你的方向是否正确;
长期主义者的心态,决定了你能在这条正确的路上走多远。
两者结合,才是你最核心、最不可撼动的竞争力。
为什么是WEB,而不是APP?
在确定了核心能力之后,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战场。
是做APP,上架到苹果和谷歌商店,让用户下载?还是做一个简单的网站,让用户通过浏览器直接访问?
对我们“一人公司”而言,答案是唯一的,也是压倒性的:
优先做WEB,而不是APP。
这并非偏好问题,而是一个关乎生死存亡的战略选择。对于资源有限的个人创造者,WEB在四个关键维度上,拥有APP无法比拟的优势。
1. 门槛:无限接近于零
在国内,做一个网站,你需要先完成复杂的ICP备案流程,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门槛。
但做出海,你面对的是一个更开放的互联网环境。
你不需要任何人的许可。
理论上,你甚至不需要公司资质。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你可以随时开始你的创造。这种“无需许可”的特性,是个人创造者最宝贵的自由。
2. 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启动一个APP,你需要支付开发者账号年费(苹果$99/年),还需要专门的APP开发和上架知识。
而启动一个WEB产品呢?
在最极限的情况下,你全部的启动成本,就是一个几十块钱人民币的域名。
域名: 一年几十元。
服务器: Vercel等平台为中小型项目提供了极其慷慨的免费额度,足够支撑你活到盈利。
DNS解析: Cloudflare等服务也是免费的。
这意味着,你的试错成本几乎为零。
你可以用一顿午饭的钱,去启动一个面向全球的生意。
这个生意失败了,你几乎没有任何金钱损失;但万一成功了,回报是巨大的。这是风险收益比最高的游戏。
3. 速度与自由度:你的地盘,你做主
这是WEB最核心的优势。
无需审核: APP的每一次更新,都需要经过苹果或谷歌商店的审核。审核周期短则几小时,长则数周,甚至可能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理由被拒绝。你的产品迭代节奏,完全掌握在平台手中。而WEB,是你的私有领地。你修复一个bug,增加一个功能,可以在1分钟内完成部署并全球上线。代码即正义,你拥有100%的控制权。
无限次迭代: 今天市场需要A功能,你立刻上线A。明天用户反馈B体验不好,你立刻修改B。WEB允许你进行快速、高频的迭代,去响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这种“闪电战”的能力,是笨重的大公司和受制于平台的APP所不具备的。
4. 用户触达:更短的路径
想象一下用户的使用路径:
APP: 看到广告 -> 打开应用商店 -> 搜索 -> 等待下载 -> 安装 -> 注册 -> 开始使用。
WEB: 看到广告 -> 点击链接 -> 直接开始使用。
WEB的路径更短,用户的决策阻力更小。每一个额外的步骤,都意味着一部分用户的流失。在流量获取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更短的路径,就意味着更高的转化率和更低的获客成本。
结论
所以,我们的选择非常明确:
从WEB开始。它门槛最低、成本最小、速度最快、迭代最自由。它让你能把全部的精力,都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打磨产品,验证需求。
当你通过WEB验证了你的产品确实有价值,并且已经拥有了一批稳定的用户和现金流后,再考虑是否要开发一个APP作为补充。
记住,先用轻骑兵(WEB)快速穿插,抢占阵地,而不是一开始就推动重步兵方阵(APP)缓慢前行。
一人AI公司出海有哪些方式能赚大钱(以及对应的案例)
在前面的章节,我们解决了心态、能力和战略选择的问题。现在,我们来谈最实际的部分:如何赚钱。
赚钱的核心只有两个元素:【流量】和【产品】 。你的产品负责吸引流量,而你的盈利模式负责将这些流量转化成现金 。
对于一人AI公司出海来说,最主流、最能“赚大钱”的模式有三种:广告、订阅、联盟营销。
4.1 广告变现
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模式:通过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免费工具,吸引海量用户,然后靠展示广告来赚钱
你的产品本身是免费的,你的“商品”是用户的注意力。
案例拆解:123apps.com
123apps.com 是这个模式的绝佳范例。它是一个提供各种在线音视频、图片、文档处理工具的“超级工具箱”。相当于做了一个工具的导航站,一个月的流量大概1.4M左右。
我们预估一下这个站的收入哈:
每千次广告展示,我们假设为3美元,这个页面平均有2个广告展示,这个站平均每个人会点1.7次页面(pages per visit)。
一个月的流量1.4M等于1400k
1400K✖️2✖️1.7✖️3➗1k(千次广告展示3美元)=14280刀

当然,这个团队(或者超级个体)远不止一个站,你几乎所有轻量级的在线工具需求(比如“在线剪辑MP3”、“PDF合并”、“视频去水印”)都能在这里找到,且完全免费,它几乎每个大类都做了一个单独的域名来承接。
比如视频处理,Video Tools,是这个站承接https://online-video-cutter.com/
每月差不多有6.7M的流量
6700K✖️2✖️2.48✖️3➗1k(千次广告展示3美元)=99696刀

声音处理,Audio Tools,https://mp3cut.net/
每月差不多4.9M流量
4900K✖️2✖️2.07✖️3➗1k(千次广告展示3美元)=60858刀

PDF处理,PDF Tools,https://pdf.io/ 每个月差不多1.1M流量
1100K✖️2✖️1.81✖️3➗1k(千次广告展示3美元)=11946刀

我们再看看,这一部分,点几个看看,他们的域名和流量。

第一个:https://online-audio-converter.com
4.5M的月流量
4500K✖️2✖️1.81✖️3➗1k(千次广告展示3美元)=48870刀

看到域名没有,域名就是需求名字的扩充,只不过中间加了“-”
整个网页,就一个音频转格式的一个工具,一个月大概4.5M流量,56%都是靠搜索来的。
我们试着搜一下audio converter看看

下拉框有这么多长尾词,我们随便搜一个audio converter to wav

看一眼搜索结果,嗯,刚才的online-audio-converter.com排第三。
我们可以再看看第一页的结果,基本都是以XXXconverter为命名的域名

现在大家对SEO(搜索引擎优化),有没有一点点感觉了呢?
首先域名里面最好有对应的关键词对吧?(用户一眼就能看出,你是不是他想要的,提高点击率)
刚才举的123apps.com这个站,是不是就分别把视频,音频,pdf,以及格式转换的大关键词分别搞了不同的域名做了不同的站,然后站之间模版、样式统一风格,只有中间解决需求的部分提供不一样的工具而已,并且导航栏保持一样,可以互相连接

可以看出来有一部分流量就是这样从其他站导过来的(从自己的一个站,到了另外一个站,再多看了n次广告)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参考着来做呢?
嗯,我们再看看这个站主要是占据了哪些关键词


我们能不能做一个以mp3或者audio为核心的工具站,然后把这些细分需求给解决了?比如域名就是叫
online-mp3-converter.com

然后每个细分的需求,做一个单独的页面甚至域名去承接需求?(一比一照抄123apps.com嘛,只不过它吃肉,我们喝一些细分需求的汤嘛)
OK,工具站靠广告变现,这一块这次我们先聊到这,具体的思路,我们后续会详细讲。
除了工具站能靠广告变现,还有什么站呢?
我给大家一些思路哈:
比如在线游戏站,比如贪吃蛇,关键词是snake game,我们搜一下看看数据咋样

第一个页面,我们把它打开

迎面而来的就是三个广告位,左边一个,右边一个,中下方一个。

我们来看看1.1M每月的流量,估算一下这个站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1100K✖️3.19(平均每个人访问3.19个页面)✖️3(平均一次展示3个广告位)✖️3(平均每千次3美元)➗1K(一千次)=31581刀
嗯,一个月三万刀,如果我们有一个这样的站,基本可以自由自在了。
有人会问,我不会做游戏怎么办,也用AI编程做吗?
游戏怎么来?
后面我会告诉大家方法,门槛低有门槛低的玩法,但天花板也挺高的。
(可以看到,这个站有51%的流量来自于搜索,44%来自于直接访问)
再比如在线娱乐与测试站 (Online Entertainment & Quiz Sites)
这类网站是“时间杀手”,满足的是人性中对“消遣”、“好奇”和“自我探索”的基本需求,具备极强的病毒式传播潜力。
案例:
BuzzFeed Quizzes:这是全球最知名的例子。诸如“测测你属于哪个霍格沃茨学院?”或“根据你选择的食物,猜猜你的真实年龄”等测试,曾在社交媒体上疯狂传播。
我们来看一下,具体是怎么样的产品,其实就是给一堆选项给你选择,选完后,给你一个结果。


最后返回一个结果,再引导用户分享到公域形成裂变。

嗯,这个站,每一个选项下面都带着一个广告展示,刚才这个测试有十多道题。
一道测试做完,起码10个广告展示,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就意味着收入的翻N倍。
模式拆解:
高互动性:用户需要主动点击、回答问题,这自然地增加了页面浏览量。
病毒式传播:测试结果与用户的个人身份、兴趣爱好强相关,非常适合在Facebook、X、tiktok等社交平台进行分享,能带来巨大的裂变流量。
广告逻辑:在问题的每个步骤之间、加载页面、以及最终的结果页,都可以有效植入广告。用户为了得到结果,对广告的容忍度也相对较高。
这个站,一个月58M流量,当然不是全站都是做答题测试的流量,我们就算答题测试流量是10M
10000K✖️10(平均10个广告展示)✖️2.36(平均一个人访问2.36个页面)✖️3➗1000(平均每千次3美元)=70W刀
再比如结构化内容查询站 (Structured Content & Reference Sites)
这类网站满足的是用户快速查找、核对某项标准信息的“词典式”需求。它们是互联网上的“数字基建”,流量稳定且长青。
案例:
Allrecipes.com:全球最大的食谱社区之一。用户搜索“如何做意大利面”时,大概率会找到它。Genius.com:全球知名的歌词查询网站,用户在听歌时搜索歌词,就会进入其网站。
模式拆解:
海量SEO流量:这类网站的核心是内容,每一个词条、每一篇食谱、每一首歌词,都是一个独立的、能从搜索引擎捕获流量的“钩子”。
内容结构化:内容格式统一,易于通过程序和AI进行管理和批量生成。
广告逻辑:页面布局清晰,非常适合放置广告。用户通常会在不同的词条或食谱之间跳转,产生多次广告展示。虽然单次访问价值不高,但巨大的流量足以支撑可观的收入。
- 一人公司切入点:你不需要做成
Allrecipes那么大。可以做一个极度垂直的“利基市场”,比如“素食生酮食谱大全”、“营销行业术语词典”等。
除了这种普通的展示广告,还有一种广告类型,大家看右上角,7秒后获得奖励。相信大家平常用手机玩小游戏或者看视频,都看过这种广告,看完获得对应的奖励,比如复活,比如给你金币什么的。


这种模式的广告,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怎么放到我们的网站里面,什么样的网站类型适合用?
4.2 订阅变现:筛选你的高价值用户
订阅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它不再是简单地“卖流量”,而是直接“卖产品”
它的核心逻辑是:在所有用户中,总有一批人愿意为更好的体验、更强的功能付费。你要做的,就是把他们找出来,服务好。
比如remove.bg,专门做抠图,去除背景的网站

可以看到,50%的流量来自于搜索,我们来看看,用户的搜索词都是些什么

remove bg,remove background,background remover,bg remove
再看这个站的域名remove.bg,你们get到了吗?
真的是把搜索词做成域名做到极限了。。。
我们来简单估算一下,这个站一个月的收入。

去除一个背景是免费的,但是要下载高清晰度的需要1 credit

我来给大家估算一下它的月收入哈
第一步:流量拆解 (从访问量到独立用户)
月访问量 (Monthly Visits): 68,000,000
思考: 一个用户一个月内可能访问多次。我们需要的是独立用户数(Unique Users)。对于工具类网站,用户粘性通常不是非常高,一个用户每月访问1.5到2.5次是比较合理的区间。我们取一个中间值 2次/用户 作为假设。
估算独立用户数 (Estimated Unique Users): 68,000,000 visits / 2 visits per user = 34,000,000 独立用户/月
第二步:行为转化 (从独立用户到活跃用户)
思考: 不是每个访问网站的用户都会真正上传图片。有些人可能只是点错了,或者看一眼就离开。我们假设有50%的用户会完成“上传图片”这个核心动作。
估算活跃用户数 (Estimated Active Users): 34,000,000 unique users * 50% = 17,000,000 活跃用户/月
这些用户享受了免费的服务,他们是付费转化的基础。
第三步:付费转化 (从活跃用户到付费用户)
思考: 这是整个估算模型中最关键、也最不确定的核心变量。在1700万享受了免费服务的用户中,有多少人有强烈的意愿付费下载高清图?
对于普通个人用户,低清图可能就够用了。
对于设计师、电商卖家、营销人员等商业用户,高清图是刚需。
Freemium(免费增值)工具的付费转化率通常在1%到5%之间。考虑到
remove.bg的产品体验非常好,且商业应用场景广泛,我们可以设定一个相对乐观但合理的转化率。我们取 2% 作为基准假设。
估算付费用户数 (Estimated Paying Customers): 17,000,000 active users * 2% = 340,000 付费用户/月
第四步:收入计算 (从付费用户到美金)
现在,我们需要将这34万付费用户,分配到价格方案中。
思考: 付费用户的需求是多样的。有的人只需要一次,有的人需要长期大量使用,还有企业级用户。我们需要对用户进行分层。
用户分层假设:
一次性用户 (Pay-as-you-go): 占比 40%。大量用户只是偶尔有一次高清需求。
轻度订阅用户 (Lite): 占比 30%。个人或小型博主,每月有固定需求。
专业订阅用户 (Pro): 占比 25%。设计师、小型电商等。
重度及API用户 (Volume+ & Enterprise): 占比 5%。这是收入的“大头”,包括开发者和企业客户。
各层级收入计算:
一次性用户: 340,000 * 40% = 136,000人。 假设每人购买一次 $3 的套餐。 收入 = 136,000 * $3 = $408,000
轻度订阅 (Lite): 340,000 * 30% = 102,000人。 收入 = 102,000 * $8.10/月 = $826,200
专业订阅 (Pro): 340,000 * 25% = 85,000人。 收入 = 85,000 * $35.10/月 = $2,983,500
重度及API用户 (Volume+ & Enterprise): 340,000 * 5% = 17,000人/企业。 这个群体的价值最高,我们不能只用$80.10来计算。因为价格表写着“Let's talk!”,这意味着有更高额的定制套餐。我们保守假设这个层级的平均客单价(ARPU)为 $200/月。 收入 = 17,000 * $200/月 = $3,400,000
总估算月收入: $408,000 (一次性) + $826,200 (轻度) + $2,983,500 (专业) + $3,400,000 (重度/企业) = $7,617,700
这里我再给大家几点思考。
我的几点思考:
核心变量的威力: 整个模型对“付费转化率”极其敏感。如果转化率是1%而不是2%,总收入将直接腰斩。反之亦然。这正是Freemium模式的魅力与挑战所在:如何通过优化产品,将这个核心转化率提升0.1个百分点。
B端业务是“隐藏的冰山”: 我的估算中,占比仅5%的重度/企业用户,贡献了接近一半的收入。这在SaaS工具中非常典型。那些“Let's talk!”的企业客户,他们通过API集成服务,每月支付的费用可能是几千甚至上万美元。这部分的收入潜力是最大的。
产品力是根本:
remove.bg之所以能支撑起如此巨大的流量和健康的商业模式,根基在于其极其出色的产品体验,这才是用户愿意付费的根本原因。定价模型的智慧: 这个价格模型设计得很好。它用低价的“Pay-as-you-go”捕获了大量一次性用户,用不同档位的订阅满足了不同需求的用户,并通过“API”和“定制”来锁定高价值企业,实现了收益最大化。
这么大的流量,我们能不能喝口汤呢?
比如针对韩国,或者日本市场,针对这两个人口多,经济水平高的国家复制一个小站呢?
嗯, 留个作业给大家吧。
这就是出海的魅力,市场足够大,可能随便举个例子都能发现不错的机会。
4.3 联盟营销
联盟营销(Affiliate Marketing),可以理解为“通过内容,售卖别人的产品来赚取佣金” 。
你不生产产品,你只是一个高效率的“连接者”。
很多人对联盟营销的印象还停留在推广亚马逊商品,赚取4-10%的微薄佣金。但这早已是过去式了。
如今真正赚大钱的,是高客单价、高佣金比例的垂直领域联盟项目。
比如保险,机械,金融等等方面
案例拆解:垂直内容网站 + 高价值联盟项目
场景一:AI工具测评博客一个专门测评各种AI写作工具的博客,过去可能只能靠Google AdSense广告赚钱。现在,它可以在文章中加入像 Hix AI 这类工具的联盟链接。SaaS产品的联盟佣金通常很高,可以达到30-50% 。这意味着,只要有用户通过它的链接订阅了Hix AI,博主就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获得该用户订阅费的30%作为佣金。
再比如,购买一些AI工具,往往需要提供“海外信用卡”(比如可以推“野卡”)。

https://bewildcard.com/i/YGXTECJS
- 或“保险”分析的网站。如果它加入了相关产品或保险公司的联盟计划,每成功导流一个用户完成开卡或一笔交易,获得的佣金可能是几十美元,几百甚至上千美元。这比展示广告的收入要高出几个数量级,可以专门做垂直的站,来提供这类内容,然后挂联盟计划的链接。
出海赚钱,流量从哪来?
我们来开启一个至关重要的篇章:流量获取。
这是所有一人AI公司都会面临的核心问题。一个再完美的产品,如果没有人看见,它的价值就等于零。
我们已经明确了做什么产品、如何盈利。
现在,我们需要把这个产品,推到世界面前。
流量的玩法千变万化,但对于资源(时间、金钱)都极其有限的一人公司来说,我们必须把精力聚焦在投资回报率(ROI)最高的渠道上。
最核心的流量来源有三个,
SEO (搜索引擎优化),这里我说的SEO是指Google搜索的SEO,当然Bing搜索可以顺带提交一下。
Youtube可不可以做呢?


SEO
SEO的本质:建一栋“数字地产”,并挂上最好的招牌

你可以把通过SEO打造一个高流量网站,理解为两个核心动作:“建房子”和“挂招牌”。
第一步:建好你的“数字地产”(创作高质量内容,满足用户需求)
我们之前提到,SEO是一项“资产型”投资。这句话的本质是,你创造的每一个能解决用户问题的网页(无论是工具还是文章),都是你在互联网黄金地段上,一砖一瓦建起的一栋“数字地产”。
你前期投入精力去“建造”它,但一旦建成,只要互联网不消失,它就能长年累月地、被动地为你带来“租金”(也就是源源不断的免费流量)。
第二步:挂上最醒目的“招牌”(进行页面SEO优化)
房子建好了,但用户怎么找到你?你需要挂上一个清晰的门牌号和一块醒目的招牌,让“邮差”(搜索引擎)和“路人”(用户)都能一眼认出你。
SEO的底层逻辑,不是什么神秘的技术,而是一次简单的“问”与“答”。
拿你的比喻来说:
用户的“问”: 一个用户想买冰箱,他会在Google搜索框里输入“冰箱怎么选”或“best refrigerators 2025”。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带着真实需求的提问。
你的“答”: 搜索引擎的唯一工作,就是在全世界的网页中,找到那个能提供最好“答案”的页面,并把它排在最前面。
那么,我们如何用“搜索引擎能听懂的语言”,告诉它“我这里有最佳答案”呢?
这就是基础的页面SEO(On-Page SEO)要做的事。你需要把“答案”的关键信息,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网站标题 (Title): 这是最重要的招牌。它必须清晰地包含用户会搜索的核心关键词,例如《2025年最佳冰箱选购终极指南》。
域名/URL (Domain/URL): 如果你的域名或网址路径里包含关键词(如
best-refrigerators-guide.com),会是一个加分项(用户一眼就知道就是你了,提高点击率)。各级标题 (H1, H2): 像一本书的章节目录。H1标题是书名,应与网站标题接近,只出现一次。H2、H3是各章节标题,用来构建文章的逻辑结构,并自然地融入相关关键词。
描述 (Description): 这是你在搜索结果列表里的“广告语”,虽然不直接影响排名,但能吸引用户点击。需要包含关键词,并足够吸引人。
当你把这些关键地方都布局好了对应的关键词,就相当于给你的“数字地产”挂上了最精准、最醒目的招牌。
这样,无论是搜索引擎还是用户,都能在第一时间识别出你,并相信——你,就是他们要找的那个答案。
拿知乎好物来对比,逻辑也是类似的,我分别拿冰箱怎么选以及海尔冰箱怎么选去搜索(长尾词)


大家可以发现,搜素引擎给出来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拿知乎搜索来说,简单对应的就是标题对吧?
所以,我们再对比一下,创作高质量内容,满足用户需求,以及进行页面SEO优化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创作高质量内容,满足用户需求的逻辑是,用户是带着需求(问题)来搜索的,想要谷歌能帮他解决问题。
如果谷歌提供的搜索结果,不能让用户满意,那用户多次失望之后,是不是就不会再用谷歌?
对吧,那谷歌是不是就倒闭了。
对应的指标,就是用户停留时间,用户会访问几个页面,以及用户浏览完你的内容后,会不会再看别人的内容(如果已经满足需求了,是不是应该直接关掉浏览器?)
SEO优点 :
复利效应: 一篇今天写的高质量文章,或一个今天上线的工具页面,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持续不断地为你带来流量。时间是你的朋友。
成本极低: 主要投入的是你的时间和精力,而非直接的金钱。
高转化率: 用户通过搜索找到你,通常带着非常明确的需求和意图。他们是在主动“寻找解决方案”,因此更容易转化为付费用户。
足够多的长尾词:大站做大词吃肉,我们先做长尾词喝汤,做蓝海市场。比如冰箱怎么选算大词,我们能不能做个卡萨帝冰箱怎么选的站,卡萨帝BSD550到底怎么样的站呢?先在蓝海词站稳脚跟,再慢慢攻向大词。对于新手来说,可以农村包围城市嘛。先攻占一些村子,积累正反馈,经验,再慢慢去攻镇子,小城市,大城市。
缺点 :
见效慢: 这是最大的挑战。一个新网站想通过SEO获得显著流量,通常需要至少1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它极度考验你的耐心。
当然,如果是新词的话,或者这个需求没有人专门做个站去满足,可能见效会快很多。
一人公司执行策略:
先避开主干道,深耕小胡同或者人流大新建的路: 先不要去和巨头竞争“photo editor”这样的核心大词。专注于“remove background from photo”这样的长尾、低竞争关键词,找找感觉,积累经验和资金。
人流大、新建的路是什么意思呢?这条新建的街有流量,像海底捞这种大商家还没入驻,你可以先抢占位置,把店给开起来,服务给做好。
等到巨头意识到这条路,想开店的时候,最好的位置已经被你给占了。
ADS
如果说SEO是“资产”,那么ADS(付费广告)就是一台精密的“增长机器”。
对于一人公司,尤其是订阅站和联盟站,ADS的战略意义不是初期用来“获取流量”,而是后期用来“放大成功”。
它的整个运作,都围绕一个冰冷而性感的指标:ROI(投资回报率)。
这个模式的底层逻辑极其简单:
只要我花1块钱广告费,能稳定地换回超过1块钱的收入(无论是订阅费还是联盟佣金),那么这个生意就可以无限地做下去。
核心公式:LTV > CAC
要玩转这台机器,你只需要盯住两个数字:
LTV (用户终身价值): 一个用户从注册到流失,总共能为你带来多少收入。
订阅站: LTV = 月费 x 平均订阅月数
联盟站: LTV = 单个用户带来的总佣金
CAC (用户获取成本): 你为了获取这一个用户,花掉了多少广告费。
只要 LTV > CAC,你的增长机器就在盈利。你的核心工作,就是不断优化,让这个不等式尽可能地成立,并拉大其中的差距。
社媒
是什么? 在产品上线第一天,进行集中引爆,获取第一波种子用户和关注度。
优点: 启动成本为零,有病毒传播潜力,能直接与用户对话。
缺点: 耗费精力,复制性弱,流量不稳定,转化路径长。
打法(冷启动发射台清单):
Product Hunt: 准备好惊艳的素材,发布当天守着评论区,真诚回复每一个问题。
Hacker News (HN): 顶尖开发者社区。标题用
Show HN:,内容直白说技术。Reddit: 垂直“部落”集合。先找到你的版块(Subreddit),提供价值,遵守版规,再择机推广。
Indie Hackers: 独立开发者“大本营”。别推销,分享你真实的故事、数据和学到的东西。
X (Twitter): 过程放大器。持续用
#buildinpublic标签分享你的开发进展,为发布日蓄力。V2EX / 小众软件: 华语极客圈入口。V2EX去“分享创造”节点发帖;小众软件直接投稿给编辑,寻求推荐。
比如一些小众圈子,你玩宝可梦,可能有宝可梦卡片收集展示的需求,你把它做起来了,在玩家群里随便做点冷启动,第一波种子用户就出来了。举个例子,有人玩梦幻西游,需要某个脚本的需求,有玩家把它做出来的,放到玩家群里做宣传,第一波付费用户就出来了。
一句话总结:用影响力换关注度,这是空军的玩法,讲究快准狠。
如何选品,选需求:
绝大多数创业失败,不是产品不够好,而是从第一天起,就选择了一个没人需要、或者巨头林立的错误方向。
忘掉拍脑袋想点子。这个时代,我们可以用数据代替猜想。
根据词根找词
这套打法的逻辑极其简单:用我们准备好的“词根弹药库”,作为“种子”,放进专业的SEO工具里,让工具帮我们找到那些真实存在、且有机会赢的市场。
没有感情,只有数据。
我整理了按照需求和对象分类了13个大类词根,合计164个词根(需要的直接找我要,免费分享给大家,微信 abcfjj123 添加好友请备注:词根表

👆添加好友请备注:词根表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动作词根。
不要贪多。一次只选一个。
我们以 generator 为例
第二步:在 Semrush 中“引爆”种子
打开 Keyword Magic Tool: 这是Semrush的王牌工具。
输入种子词根: 在搜索框里输入
generator。选择目标市场: 国家选“美国”(United States)。
点击搜索。

你现在看到的,就是美国市场每个月上百万、上千万的,围绕 generator 这个词的真实需求。
你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指标:
搜索量 (Volume): 代表市场有多大。
关键词难度 (KD%): 代表竞争有多激烈(数字越小越好)。
(前3个站)新手的黄金法则: 放弃那些搜索量巨大、但KD高于50的“红海词”。你的目标,是寻找那些搜索量可观(比如5千-10万/月)、但KD低于30的“蓝海机会”。我们要先把上站的流程搞明白嘛。
当然similarweb同样也可以查关键词数据。

我们筛选kd值小于70的,然后我教大家一招:

这么多关键词,我们也不认识英文,可能你一个个的拿去到google搜索,搜出来的却是别人的品牌词网站,比如第一个

这样效率很低对不对?
我们借助dia浏览器(如果是mac电脑,一定要装一个,挺好用的,咸鱼直接十几块可以买个账号)

我们来看看结果:

嗯,再完善一点

比如我觉得这个词不错:

我们去google 搜一下看看前排都是什么对手

或者可以直接在similarweb里面点进username generator这个关键词

我们再用google trends搜一下,看看真实的搜索量(Geometry Dash SubZero是个游戏,常年每天的搜索量在6k左右,拿来对比参考挺好的)

我们可以看到,username generator这个词数据还挺稳定的,大概流量算Geometry Dash SubZero两倍左右,大概就是10K每天,一个月大概是300K的搜索流量。
根据大站的关键词,主要页面找词
这套打法的逻辑也极其简单:找到对应领域的大站,比如对应的领域也准备一个“大站库”,作为“种子”,放进专业的SEO工具里,让工具帮我们找到那些真实存在、且有机会赢的市场。
同样没有感情,只有数据。
我们拿个大站来举例子吧。
一个是游戏站,crazygames.com

往下滑

点进去,海阔天空了

我们随便翻一下,看看增长趋势,问问dia这是什么意思

老规矩再看看Google trends

确实在飙升啊,基本上每天有6~7W的搜索,一个月200W的搜索,值不值得做呢?
留个作业吧。
前面说了,怎么找批量找对应领域的大站呢?
再留个作业给大家?
算了,我直接说吧哈哈,同样是similarweb工具

这有两个排名,点进去看看呗

或者直接看相似,竞对网站

嗯,接下来怎么做,大家都知道了吧,重复刚才我说过的找大站关键词就行了。
比如,我筛选kd值在60以下的,能快速筛选出不错的词

SemRush大站的主题分类以及竞对关键词
semrush分好类的主题以及对应的关键词


顺便教大家一个财富密码小技巧
Semrush里面的关键词 差异部分,可以把多个站(5个站)放到一起,可以比较他们的关键词差异,提高效率。


通过Semrush/SimilarWeb的来源与目标看支付大站的流量
接下来介绍一下有意思的功能,很多订阅站支付的时候,都会跳转到对应的支付网站对吧,比如这个跳转到了creem。

那我们借助semrush来源与目标的功能,可以看到一堆跳转到creem.io的域名。

在这里你能找到大量的已经跑通支付的站,按照我说的一个一个去拆解,然后选一个合适的,直接开始模仿超越呗!
押注大AI公司的新词
比如第一个veo3.ai这个站,25年2月才注册的域名

我们看看数据

上个月做了660K的流量,预估有1.9万人访问到了creem.io页面(也就是点进了付款页面)
我们看看这个站怎么做的SEO,首先看域名,title以及description

再看看哪些关键词来的流量,全都是veo3相关的流量。

我们再看看google trends

现在每天大概是8万左右的搜索。
可以看到,它的2月份注册的域名对吧?
五月流量才开始爆发,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前注册一个veo4的域名呢?
嗯,已经基本被别人注册完了。

再看看上个月最火的fluxkontext


像这个站就是,2024年8月押注了flux1这个关键词(嗯,刚发布就注册了这个域名)后续再横向扩展其他AI相关的词。
2024 年 8 月:Pro/Dev/Schnell 初代发布
2024 年 10-11 月:1.1 Pro 及 Ultra/Raw 模式、工具包发布
2025 年 5 月底:Kontext 系列发布
2025 年 6 月底:Kontext Dev 开源版上线

留个作业,还有哪些词可以提前布局呢?
用户还搜索了
这个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相当于某类人群的相似搜索

嗯,Youtube也有,也可以借鉴。
通过外链监控同行
我们已经知道了几种找需求的方法,我再教你一个思路,更加简单直接。
你需要学会一招——监控同行的“外链”。
什么是外链?——互联网世界的“点赞”与“背书”
外链,也叫“反向链接”(Backlinks),这个词听起来很专业,但它的本质极其简单。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抖音或朋友圈的“点赞”和“转发”。
举个例子: 有两篇文章,标题和内容都差不多,都是关于“如何选购冰箱”。A文章和B文章,Google应该让谁排在更前面?
在内容质量相当的情况下,Google会看谁的“赞”更多。
A文章: 有10个“赞”,都是没什么粉丝的普通用户点的。
B文章: 只有5个“赞”,但其中有2个赞,分别来自“家电测评领域”的百万粉丝大V和“知名家居杂志”的官方账号。
毫无疑问,Google会认为B文章更权威、更值得信赖,因此会给它更高的排名。
在搜索引擎的世界里,一个从其他网站指向你网站的链接,就是一次“点赞”和“背书”。
而那些给你链接的网站,就是“点赞的人”。网站的权威性越高(相当于粉丝数越多的大V),这个“赞”的份量就越重。
所以,我们常说的“做外链”,本质上就是在为你自己的网站“刷赞”,以提升你在Google眼中的权威性。
案例拆解:一个“点赞”的诞生
我们来看一个真实案例。网站 snakegame.org 有 636个引荐域名(Referring Domains) 和 1,309个反向链接(Backlinks)。

说人话就是:有636个不同的网站(点赞的人),总共给 snakegame.org 点了1309个赞 ()。
我们点开其中一个“赞” (),看看它长什么样:

在一个名为 activeboard.com 的论坛里,有用户发帖问:“在机场等飞机的时候能干点啥?(What to do while waiting at the airport?)” ()。

楼下有人回复说:“为了打发无聊,我发现了一个叫‘谷歌贪吃蛇’的酷游戏。它简单又上头...” 。
最关键的是,他在这段话的“google snake”这个词上,加上了一个指向 snakegame.org 的超链接 。
看,这就是一个外链的诞生。 简单,甚至有些粗暴。但就是这样一次看似不经意的推荐,为snakegame.org贡献了一个来自真实社区的、有价值的“赞”。
“抄作业”思路:如何通过监控外链发现机会?
现在,好戏开场了。
既然我们知道,很多新网站的运营者,都会去各种论坛、博客的评论区,通过留言的方式给自己“刷赞”。
那么,一个绝妙的“抄作业”思路就诞生了:
收集“外链发布地”: 找到大量允许用户留言并留下链接的网站(比如我们上面看到的那个论坛,以及各种行业博客、资源站等)。
定期监控: 利用爬虫或工具,定期去爬取这些网站最新的评论区内容。
发现“新玩家”: 在这些最新的评论中,你会发现大量刚刚上线、急于推广自己、留下外链的“新网站”。
反向分析: 这些新网站既然如此急切地做外链,说明他们一定瞄准了某些他们认为“有钱途”的关键词,并希望获得排名。
挖掘金矿: 通过分析这些“新玩家”的网站内容和他们试图排名的关键词,你就能挖掘出一大批已经被别人初步验证过的、有赚钱潜力的网站方向和关键词。
这个过程,就相当于你潜入了所有对手的“作战会议室”,清晰地看到了他们正在攻打的“山头”。你不需要自己去摸索,你只需要观察、分析,然后选择一个最有潜力的战场,用更强的执行力去超越他们。
这就是监控外链的魅力所在——它让你能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快。
广告反向工程:在对手的“钱”里,找到你的“路”
前面我们讲的所有方法,都是在寻找“可能”的机会。而这一章,我们要寻找的是“确定性”的机会。
方法就是:找到一个已经在持续赚钱的“领跑者”,然后“扒”出它的广告投放策略,直接抄作业。
这套打法,遵循一个最朴素的商业真理:没有人会持续地往一个不赚钱的生意里投钱。
一个网站,如果持续不断地为某些关键词投放广告,这背后只可能有一个原因:通过这些关键词吸引来的用户,为他创造的利润,已经稳定地超过了他付出的广告费。
他花的每一分广告费,都是在为你验证——这个市场是真实的,这里的用户是有付费能力的,这个生意是能赚钱的。
实战流程:用Semrush“扒”光你的对手
第一步:找到一个你想研究的“领跑者”网站
你不需要自己猜测关键词。你只需要找到一个在你感兴趣的领域里,活得还不错的网站。
比如,你对在线小游戏感兴趣,那么 crazygames.com 就是一个绝佳的研究对象。
第二步:将它的域名直接输入Semrush
打开Semrush,在最顶部的搜索框里,直接输入 crazygames.com,然后点击搜索。

第三步:定位到“付费关键词”列表
进入该网站的分析概览页面后,找到“关键词研究”。
最关键的一步: 找到并点击查看该网站所有的付费关键词。
当你这样做之后,Semrush会把这个网站正在花钱购买的所有关键词,都清晰地呈现在你面前。
这些,就是对手用真金白银为你筛选出来的“金钱词”。
第四步:解读“金钱词”,发现“财富密码”
通过分析这个列表,你能得到价值千金的商业洞察。我们来看 crazygames.com 的例子:
看到的数据: 截图显示,它购买的关键词包括
free games,snow rider 3d,2 player games,tower defense等等。解读:
宽泛词 vs. 精准词: 它不仅在购买
free games这种流量巨大的宽泛词,也在购买tower defense(塔防游戏) 这种非常具体的游戏类型词。商业洞察: 这个发现的价值在于,它告诉你——除了做一个大而全的游戏门户,做一个“专注于某个特定游戏类型(比如塔防)”的利基网站,同样是一条被验证过可以靠广告赚钱的路。
下一步行动: 你可以把
tower defense这个词,再作为新的“种子”,放回Semrush里去深挖,找到更多相关的、竞争更小的长尾关键词,比如no-code tower defense game maker,这可能就是一个全新的机会点。
结论
这种“先找对手,再扒关键词”的广告反向工程打法,是你作为一个后发者,所能拥有的最强武器。
它让你跳过了所有耗时耗力的市场调研和需求验证阶段,直接从竞争对手的口袋里,拿到了那份已经被市场证明为“绝对正确”的答案。
你的任务,不再是“寻找”机会,而是“选择”一个已经被验证过的、最好的机会,然后用更好的产品或更低的成本去超越它。
PS:很多大词,竞争强的词,初期SEO可能见效慢,但是SEM的话,不需要有什么积累,直接可以拿钱,一点点的去试ROI,这是一种高效,可复制的选需求的方法,天花板极高。
广告信息公开中心:Google官方的“财富密码”查询器
在前面的部分,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Semrush等第三方工具,去估算和反向工程竞争对手的广告策略。
但如果我告诉你,Google官方,其实已经把所有广告主的投放信息,都免费、公开、实名地放在了一个地方,让你随意查询呢?
这个地方,就是——谷歌广告信息公开中心 (Google Ads Transparency Center)。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宝库。在这里,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全球范围内,到底是谁在为哪些产品和服务,花真金白银地投放谷歌广告。
由于所有信息都经过Google的实名验证,所以这里的数据极其安全可靠。它能帮你最直接地去挖掘那些正在赚钱的产品。
实战流程:三步“扒光”你的潜在对手
第一步:进入“信息中心”
- 入口:
https://adstransparency.google.com
这个页面非常简洁,核心功能就是一个强大的搜索框。

第二步:锁定一个研究对象
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查询,比如直接输入网站名称或公司主体名称。它甚至支持模糊查询。
我们以snake.io为例。
在搜索框中,我们输入它的网站 snake.io。系统会立刻告诉我们,投放这个广告的只有一家公司

公司名叫做:Kooapps LLC,位于美国。
嗯,它一共投了2000+广告。

让我们看看它,除了snake.io还投了哪些广告。

Piano tiles 2,helix stack jump,stacky bird
这些都可以去搜搜看,有没有机会。
结论
当你发现一家公司,在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里,持续不断地为某一个产品投放着成百上千的广告时,请务必把这个产品和它所处的赛道,加入你的“黄金备忘录”里。
因为,钱,已经替你投过票了。
如何判断能不能做?在开战前,选择一个能赢的战场
一个创意的价值,不取决于它有多酷,而取决于它到底有没有需求,能否被低成本地实现,以及能否在一个合理的竞争环境中胜出。
在投入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之前,你需要像一个将军一样,冷静地评估战场,而不是脑子一热就冲锋。这个评估过程,分两步。
第一步:判断“我应不应该解决这个需求?”(市场竞争分析)
一个再容易实现的产品,如果在一个错误的战场里,也注定会失败。
核心观点:判断竞争大不大,就是看竞争对手。
关键词流量与趋势:
做什么: 用Semrush看这个需求的核心关键词,月搜索量是1万还是100万?过去三个月甚至一个月的趋势是增长、持平还是下降?
信号: 一个稳定增长、或者刚刚出现的新词,是绝佳的机会信号。
竞争对手的数量与质量:
做什么: 看搜索结果前10名的网站,它们的域名评级(DR/AS)是多少?外链数量和质量如何?
信号: 如果首页全是DR 80+的巨头,说明竞争激烈。但如果其中有DR低于40的新站或小站,说明这个领域存在以弱胜强的机会。

最关键的一点:判断对手的“专注度”
做什么: SEO的底层逻辑,是看谁能更好地解决用户需求。一个网站对某个需求的“专注度”,决定了它解决问题的深度。你需要判断,排在你前面的,是“全能的巨无霸”,还是“专注的狙击手”?
案例A(机会信号): 你想做一个“AI会议纪要”的工具。你搜索后发现,排在第一的是
Forbes.com的一篇名为《10 Best AI Meeting Tools》的文章。- 解读: 这是一个极其积极的信号。
Forbes是一个大而全的媒体,这篇文章只是它内容库的一小部分。它不是你的直接对手,它只是一个“不专注”的占位者。你完全有机会,用一个100%专注于“AI会议纪要”的独立网站来超越它,比如你的域名就注册成“aimeetingminutes.com”。
- 解读: 这是一个极其积极的信号。
案例B(危险信号): 反之,如果你发现排名前五的都是像 meetingminutes.ai, aimeetingminutes.app 这样,整个网站只做“AI会议纪要”这一件事的垂直公司。
- 解读: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说明这个赛道已经有多个专注的、强大的垂直玩家。你想再切入,难度极大。
估算追赶成本:
做什么: 分析那些排在首页的、和你体量相似的“专注型”网站。看它们有多少条外链。
信号: 如果它们普遍有50-100条外链,你就大概知道了,要和他们同台竞技,你需要付出的“外链建设”成本是多少。
第二步:判断“我能不能解决这个需求?”(技术与成本分析)
在AI时代,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要彻底转变。
不再是“我能不能从零开发”,而是“有没有现成的、高性价比的‘武器’可以为我所用?”
你需要像一个聪明的指挥官一样,去寻找并整合市面上已有的解决方案。
对于订阅站:
你的问题: 想做一个类似
remove.bg的网站,我需要自己研发AI算法吗?正确的思路: 立刻去搜索“background removal API”。你会发现,
remove.bg本身就提供API,还有ClipDrop、PixelBin等大量服务商。你的工作,不再是搞算法,而是对比这些API的效果、速度、文档友好度、以及价格(性价比)。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个,然后围绕它,建一个体验更好的网站外壳。
对于游戏站:
你的问题: 我想做一个在线贪吃蛇游戏站,需要自己从头写吗?
正确的思路: 立刻去GitHub搜索“snake game”或“HTML5 games”。你会找到大量开源的游戏成品。你需要做的,是检查它们的开源协议(License)是否允许商用。

或者,研究一下能否用
iframe技术,将其他游戏门户的某个小游戏直接嵌入到你的网站里。如果可以,你的开发成本就趋近于零。
最终决策 通过这两步分析,你就能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这个需求,我能不能做,以及该不该做。只有当两个答案都是肯定的时候,这个方向才值得你投入。
SEO的逻辑
搜索引擎工作原理:如何让Google“爱”上你?
我们每天都在用Google,但它到底是如何在0.1秒内,从亿万网页中,找到我们想要的那个答案的?
把互联网想象成一个无边无际的巨大图书馆,而Google就是唯一的、全知全能的图书管理员。
这个管理员的工作,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抓取、索引、排名、以及最终的个性化微调。
我们的所有SEO工作,本质上都是在用行动,以一种清晰、有逻辑的方式,向这位图书管理员证明:
“我的这本书,值得被你发现,值得被你收藏,更值得被你推荐给所有需要它的读者。”
第一步:抓取 (Crawling) - 发现你的网站
管理员做的第一件事,是派出无数个名为“爬虫”或“蜘蛛”的微型机器人。
这些“蜘蛛”永不停歇地在图书馆里穿梭,它们的工作很简单:从一本已知的书出发,顺着书里的参考文献(链接),去发现新的、未被收藏的书(网页)。
我们能做什么来帮助“蜘蛛”?
提交站点地图 (Sitemap): 主动给管理员一份我们图书馆的“藏书目录”,告诉他我们所有的藏书位置。
建立外链 (Backlinks): 当其他“名著”(权威网站)引用了你的书,就等于给蜘蛛搭了一座直达的桥。这是蜘蛛发现新书最主要的方式。
设置路标 (robots.txt): 在“员工休息室”的门上挂一个“闲人免进”的牌子,告诉蜘蛛哪些页面是我们的非公开区域,不需要它进去。
第二步:索引 (Indexing) - 理解并存入大脑
“蜘蛛”把发现的书带回来后,管理员并不会直接把它们扔上书架。

他会先仔细阅读、处理和分析这些书的内容,提取出关键信息(比如标题、文字、图片、链接等),然后贴上标签,分门别类地存入他那巨大无比的“大脑”——也就是搜索索引 (Search Index)。
这个索引,就是一个包含了全世界网页信息的数字图书馆。只有被存入这个索引的网页,才有机会在未来的搜索中被用户看到。
如果你的网站没有被索引,那它就相当于在互联网上“隐身”了。
第三步:排名 (Ranking) - 选出最佳答案
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一步。
当一个读者前来,问管理员:“我想找关于‘如何选购冰箱’的书”
管理员会立刻在他的“大脑”中,找出所有与“冰箱”相关的书籍。但他会通过一个极其复杂的“排名算法”,综合判断所有书的优劣,然后给出一个他认为最完美的推荐顺序。
但他该把哪一本最先推荐给读者呢?
他会通过一个极其复杂的“搜索算法” (Search Algorithm),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大侦探一样,综合判断所有书籍的优劣,然后给出一个他认为最完美的推荐顺序。
这个算法考虑的因素有数百个,但最重要的,无外乎以下几点:
- 权威性 (Authority) - 看“推荐度”: 这本书有没有被其他权威书籍引用过?也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外链。来自其他重要网站的链接,是Google判断你权威性的最重要信号之一。

相关性 (Relevance) - 看“匹配度”: 这本书的内容,是否完美地回答了读者的问题?算法会检查书名、章节标题(也就是你的H1/H2标签)里,是否包含了读者的提问。同时,它还会看书里有没有相关的图片、视频、数据等其他内容,来判断你的答案是否足够全面。(关键词与内容质量)
内容新鲜度 (Freshness): 这本书是昨天刚出版的,还是二十年前的?对于某些有时效性的问题,比如“今日新闻”,算法会优先推荐最新出版的书籍。
用户体验 (User Experience): 管理员会观察,之前的读者拿到这本书后,是满意地读了很久,还是立刻就扔到了一边?Google会参考类似的用户行为信号,来判断你的网站是否受用户欢迎。
第四步:个性化微调 (Personalization) - 为你打造的专属书单
在给出最终推荐之前,这位顶级的管理员还会做一件“贴心”的小事:他会根据对“你”的了解,对书单进行微调。
这有点像短视频的算法推荐,让搜索结果更具针对性。
根据你的地理位置
根据你的历史行为
根据你的语言偏好: 他会用你最熟悉的语言和你交流。如果你一直用中文提问,他会优先为你推荐中文版或翻译精良的著作(所以如果是做出海,最好单独配一个默认英文的搜索引擎)
最终结论:
理解了抓取、索引、排名、个性化这四大步骤,你就理解了SEO的全部核心。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有时候你和你的海外朋友,在Google上搜索同一个词,却看到了不完全一样的结果。
我们的优化工作,就是要确保在所有这些环节中,都表现得尽善尽尽美。
42个谷歌排名因素解析
很多新手对Google的“排名因素”感到恐惧。但真相是,你完全不需要了解所有。
你只需要理解Google的进化方向,并聚焦于那些最重要的因素,就能做出正确的优化决策。
谷歌算法的进化史
要理解Google今天的排名逻辑,你必须知道它是如何一步步进化而来的。
(~2011年前):关键词为王
- 在这个“狂野西部”时代,SEO非常简单粗暴。谁在页面上堆砌的关键词最多,谁的排名就可能更高。这导致了大量内容垃圾、但关键词密度极高的网页充斥在搜索结果中。
(2011-2012年):Panda(熊猫)与Penguin(企鹅)算法
- Google无法再容忍乱象,于是派出了两位“纪律委员”。Panda算法开始严厉打击“低质量内容”和“内容农场”;紧接着,Penguin算法开始惩罚那些购买垃圾外链、进行过度优化的网站。从这时起,SEO进入了“内容为王,外链为后”的时代。
(2013-2019年):Hummingbird(蜂鸟)与BERT算法
- Google不再满足于仅仅匹配文字,它开始尝试“理解”用户的搜索意图。Hummingbird算法让Google能更好地理解整个问句的含义,而不仅仅是单个词。BERT算法的出现,更是让Google在自然语言处理上取得了巨大突破,它能深刻理解句子中的上下文关系。这意味着,你的内容不再需要死板地重复关键词,而是要真正地、全面地回答用户的问题。
(2021年至今):Core Web Vitals与Helpful Content(实用内容)更新
- 这是我们所处的时代。Google明确表示,用户体验(网站加载速度、交互性、视觉稳定性)已成为核心排名因素。随后,Helpful Content更新,更是将“以人为本”的内容提到了最高优先级,旨在奖励那些真正为用户提供帮助的原创、专业内容,并打击纯粹为SEO而创作的“流量垃圾”。
结论:
你看,Google的每一次核心更新,都是在让搜索结果更接近于一个“真实、专业、且热心的专家”会给出的答案。
所以,我们要做的核心就是要满足用户的需求。
谷歌SEO排名因素实战清单 (案例深度优化版)
此清单可作为你进阶和排查问题时的详尽参考(新手的话,过一遍,有个概念就好)。
【域名相关因素】
1. 域名年龄 (Domain Age)
描述: 老域名相比于新域名,可能存在轻微优势,但这并非决定性因素。
案例: 假设有两个网站,
VintageCamera.com(注册于2015年)和NewCameraGear.com(注册于2025年),它们同时发布了一篇关于“徕卡M6相机评测”的文章。在Google看来,VintageCamera.com已经在这个领域持续产出了10年内容,像一位资深的“老教授”,积累了更多信任。而NewCameraGear.com则像一个刚入学的“聪明学生”。在其他条件相似时,Google会更倾向于信任“老教授”的观点,给予其更高的初始权重。
2. 域名中包含关键字 (Keyword in Domain)
描述: 能让用户一眼看出网站主题,对点击率有帮助。
案例: 一个用户在Google搜索“best python online course”。他在搜索结果中看到两个标题相似的链接:一个是
coursera.org,另一个是best-python-course.com。虽然Coursera是大品牌,但best-python-course.com这个域名本身,就在一瞬间传递了极高的相关性,让用户产生“哦,这个网站就是专门干这个的”强烈认知,从而可能在众多结果中,优先选择点击它。
3. 域名续费时长 (Domain Expiration)
描述: 续费多年(>1年)的域名,在可信度上可能略有优势。
案例: 你可以把Google想象成一个商铺的房东。一个只签了1年合同的租客,看起来可能只是想“捞一笔就走”。而一个直接签了5年长约、并付了全款的租客,则表明他打算在此深耕,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有长远规划的商家。Google同样会这样看待域名,一个续费了5-10年的域名,传递的是“我准备长期认真做这个网站”的积极信号,因为历史上,大量垃圾网站的域名都只注册1年,随时准备跑路。
4. 域名历史 (Domain History)
描述: 如果一个域名过去被用于垃圾网站并受过惩罚,可能会对其现在和未来的SEO产生负面影响。
案例: 你发现一个域名
kid-joy.com正在出售,价格便宜,而且有几条不错的外链。你很高兴地买下来,准备做一个儿童玩具评测网站。但网站上线3个月后,排名和流量毫无起色。你这时才想起用archive.org的“网站时光机”去查询,结果发现,这个域名在2年前,是一个内容低俗、充满弹窗广告的网站,并且很可能已经被Google拉入了“黑名单”。你相当于买下了一间“凶宅”,虽然重新装修了,但在Google的“档案”里,它依然有不良记录。
5. 国家顶级域名 (ccTLD)
描述: 使用如.jp, .de等国家后缀,有助于提升在该特定国家的排名,但可能会影响全球排名。
案例: 一个在东京的用户,想找一家本地的、提供上门服务的花店。他在Google.co.jp上搜索。结果中同时出现了
tokyo-flowers.com和tokyo-flowers.jp。尽管两者内容可能一样,但.jp这个后缀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本地化信号,告诉这位东京用户:“我是日本本地的商家,我更懂你,服务更方便。” 用户会下意识地更信任.jp网站,Google也同样会给予它在本地搜索结果中更高的权重。
【网站层面因素】
这是关于你整个“数字地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果地基不稳,建再高的楼也容易塌。
6. HTTPS协议
描述: 网站使用HTTPS加密是官方承认的一个排名因素,也是用户信任的基础。
案例: 想象一个用户准备在你的网站上购买在线课程,进入了支付页面。
情景A (不安全): 他的浏览器地址栏显示
http://...,并弹出一个“不安全”的警告。他会立刻警觉,怀疑自己的信用卡信息是否会被盗,从而放弃支付。情景B (安全): 他的浏览器地址栏显示
https://...,并有一个清晰的“小锁”标志。这个标志就像银行门口的保安,给了用户极大的安全感,让他可以放心地完成支付。
7. 网站架构
- 描述: 逻辑清晰、层级扁平(任何页面最好在3~4次点击内到达)的网站架构,对搜索引擎爬取和索引至关重要。

案例:
优秀架构: 一个结构良好的AI导航站网站:
首页-> AI写作内容 -> 通用对话 ->ChatGpt。用户只需3~4次点击,就能精准找到目标。这种清晰的“筒仓式”结构,无论是用户还是Google蜘蛛,都能轻松理解和导航。糟糕架构: 一个混乱的网站:
首页 -> 最新活动 -> 2025夏季促销 -> 服装类 -> 查看更多 -> 第8页 -> AI主题T恤。路径深、逻辑乱,用户会中途放弃,Google蜘蛛也会因为爬取困难,而认为这个页面的重要性极低。
8. 网站正常运行时长 (Site Uptime)
描述: 网站频繁宕机或无法访问,会严重影响排名。
案例: 想象你家楼下有两家便利店。A店24小时营业,永远灯火通明。B店老板很随性,每周总有那么一两天不开门。当你半夜急需买东西时,你会下意识地走向哪家?Google也是这样想的。如果它的蜘蛛几次在凌晨来访,都吃了“闭门羹”(网站无法访问),它就会逐渐降低来访的频率,并认为你是一个不可靠的信息来源,从而降低你的排名。
9. 网站更新频率
描述: 定期发布新内容或更新旧内容,能向Google传递“网站是活跃的”积极信号。
案例: 一个用户正在搜索“2025年最佳AI工具”。他看到了两个结果:
网站A: 最新一篇文章发布于“2025年6月”。
网站B: 最新一篇文章发布于“2024年1月”。
结果: Google和用户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A网站。一个持续更新的网站,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这个网站还‘活着’,并且它的信息是新鲜、有效的。 尤其对于科技、新闻等时效性强的领域,更新频率是信任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响应式设计 (Mobile-Friendliness)
描述: 网站必须在移动设备上能完美显示和使用。
案例:
糟糕体验: 你在手机上打开一个食谱网站,左边的配料表被挤到了屏幕外,你需要向左滑动才能看到;右边的操作步骤文字又变得特别小,需要用双指费力地放大才能阅读。这种体验,用户会立刻关掉页面。
良好体验: 一个采用响应式设计的网站,会自动重新排版,将配料表和操作步骤,以清晰、易读的单列形式呈现,完美适配你的手机屏幕。这不仅是Google的要求,更是对超过半数移动用户的基本尊重。
【页面层面因素】
这是SEO中“精细化运营”的体现。当你的网站地基打好后,你需要精心装修每一个“房间”(页面),让它变得既美观又实用。
11. 标题标签(Title Tag)包含关键词
描述: 这是最强的页面相关性信号之一,也是用户在搜索结果中第一眼看到的东西。
案例: 假设你的工具是“Meme生成器”。
糟糕的标题:
<title>一个很棒的工具</title>优秀的标题:
<title>Free Meme Generator - Instantly Create Funny Memes Online</title>解读: 这个标题包含了核心关键词(
Meme Generator),突出了核心优势(Free),并说明了核心功能(Create Funny Memes),信息量极大。
12. 描述标签(Meta Description)包含关键词
描述: 虽然不直接影响排名,但会作为“广告语”显示在搜索结果中,直接影响点击率。
案例: 同样是“Meme生成器”。
糟糕的描述: “这是一个可以制作Meme的网站,有很多模板。”
优秀的描述: “用我们简单易用的Meme生成器,在几秒钟内创作出爆笑梗图。可上传您自己的图片,或从数千个热门模板中选择。完全免费,无水印!”
解读: 用行动词开场,突出特性(易用、模板多、免费、无水印),吸引用户点击。
13. H1标签中包含关键词
描述: 每个页面应有且仅有一个H1标签,用以向Google和用户声明本页面的核心主题。
案例: 进入“Meme生成器”页面后,用户第一眼看到的大标题,就应该是H1标签。例如:
<h1>The Easiest Online Meme Generator</h1>。
14. H2, H3等子标题包含关键词
描述: 有助于构建清晰的内容层次,并自然地融入相关关键词和长尾词。
案例: 在“Meme生成器”页面下方,可以用H2、H3来组织内容结构:
<h2>How to Make a Meme in 3 Simple Steps</h2><h3>Step 1: Choose a Template</h3><h3>Step 2: Add Your Text</h3><h2>Popular Meme Templates This Week</h2>
15. 关键词出现在正文前100个词中
描述: 这是一个向Google表明内容主题的强信号。
案例: 页面第一段就应该开门见山:“正在寻找一款免费的Meme生成器吗?你来对地方了!我们这个简单的在线工具,能让你立刻创作出最有趣的梗图。”
16. URL中包含关键词
描述: 使用简短、描述性的URL,并包含核心关键词。
案例:
优秀URL:
yoursite.com/meme-generator糟糕URL:
yoursite.com/page?id=8f2a9d
17. 图片ALT标签
描述: 使用描述性的文字(可包含关键词)来告诉无法“看见”图片的搜索引擎,这张图片是什么内容。
案例: 如果页面上有一张“Doge”的Meme图,其代码应该是这样的:
<img src="doge-meme.jpg" alt="Doge meme with funny shiba inu dog">。这还能帮助你的图片出现在Google图片搜索中。
18. 内部链接
描述: 从你网站的其他页面指向该页面的链接数量和质量,能体现该页面的重要性。
案例: 在你的Meme生成器页面上,你写了一段文字:“想了解更多梗图的来源吗?可以看看我们这篇关于2025年十大网络热梗的博客文章。” 其中加粗的文字,就应该链接到你自己网站的另一篇相关文章。
19. 出站链接
描述: 链接到相关的、权威的外部资源,可以提升你内容的信任度。
案例: 在一篇介绍“Meme历史”的博客文章中,你提到:“‘Meme’这个概念,最早由英国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提出。” 这时,将“理查德·道金斯”链接到他的维基百科页面或官方网站,会让你自己的文章显得更可信。
20. URL长度
描述: 经验表明,较短的URL在排名上略有优势。
案例:
优秀URL:
/blog/meme-marketing-guide糟糕URL:
/blog/2025/06/a-very-long-and-comprehensive-guide-on-how-you-can-use-memes-for-your-marketing-strategy
21. Canonical标签: 当存在内容相似或重复的页面时,使用它来告诉Google哪个是“官方”版本,以避免分散权重。
场景举例:一个有多种颜色选项的电商产品页
假设你的网站上有一个T恤产品页面,它有“标准款”、“红色款”和“蓝色款”三个选项。当用户点击不同颜色时,URL会发生变化,以便展示对应的图片,但页面的其他内容(如产品描述、价格、评论)几乎完全一样。
这时,你就拥有了三个内容高度相似的URL:
主产品页 (你希望Google排名的页面):
https://yoursite.com/t-shirts/ai-tee红色款页面 (重复页面A):
https://yoursite.com/t-shirts/ai-tee?color=red蓝色款页面 (重复页面B):
https://yoursite.com/t-shirts/ai-tee?color=blue
问题所在: 对于Google来说,这三个页面的内容几乎一模一样。它会感到困惑:
我应该索引哪个页面?
如果有人链接到红色款页面,有人链接到蓝色款页面,我应该把“权重”和“赞”算给谁?
这三个页面会不会是在互相竞争?
这种困惑,会严重稀释和分散你这个产品页的SEO能量。
解决方案:使用Canonical标签
我们的目标是,明确地告诉Google:“嘿,这三个页面其实是同一个东西,请你把所有的权重和排名,都集中在那个最主要的、不带颜色参数的URL上。”
为了做到这一点,你需要在红色款和蓝色款这两个“重复页面”的HTML代码的
<head>区域里,统一加入下面这行代码:HTML
<link rel="canonical" href="https://yoursite.com/t-shirts/ai-tee" />最终效果: 加入了这行代码后,就等于你在那两个重复的页面上,贴了一个指向主产品页的“官方正品”标签。
当Google再看到红色款或蓝色款页面时,它就会明白:“哦,这个只是一个衍生版本,它真正的主人是
.../ai-tee那个页面。” 于是,它就会把所有从重复页面那里获得的“权重”和“赞”,都正确地、集中地传递给你真正想让它排名的那个主页面。22. 多媒体内容
描述: 页面中包含图片、视频、图表等,通常是高质量内容的信号。
案例: 一篇教你“如何使用我们的Meme生成器”的指南,如果除了文字,还内嵌了一个30秒的操作演示视频和几张最终效果图,那么这个页面的用户体验和价值,将远超纯文字版本。
【外链相关因素】
外链,是Google判断你网站权威性的核心依据。每一个外链,都是互联网上其他网站为你投出的一张“信任票”。
28. 引荐域数量 (Number of Referring Domains)
描述: 获得更多来自不同网站的链接,比从同一个网站获得大量链接更有价值。
案例: 假设你的网站获得了10条外链。
情景A: 这10条外链,全部来自于
John的个人博客.com。情景B: 这10条外链,分别来自于10个不同的网站(John的博客、Mary的设计作品集、一个行业论坛、一个大学的资源页等)。
解读: 在Google看来,场景B的价值远高于场景A。场景A相当于只有John一个人为你投了10次票,而场景B相当于有10个不同的人都为你投了票。后者的推荐,显然更具公信力和广泛性。
29. 外链网站的权威性 (Authority of Linking Site)
描述: 来自高权重、权威网站的链接,价值更高。
案例: 假设你想学习AI绘画。
情况A: 你的一个同样是新手的同学,向你推荐了一个教程。
情况B: AI绘画领域最知名的艺术家,在他的官方网站上,也推荐了同一个教程。
解读: 你显然会更信任艺术家的推荐。对于Google也是一样。一个来自
NVIDIA开发者博客的链接,其“推荐”份量,可能要胜过一百个来自不知名个人博客的链接。这就是权威性的力量。
30. 外链网站的相关性 (Relevance of Linking Site)
描述: 来自同领域网站的链接,比不相关领域的链接价值更高。
案例: 你的网站是一个专门评测“高端游戏显卡”的网站。
高相关性链接: 一个知名的电脑硬件论坛,在一篇讨论显卡的帖子里,链接了你的评测。这个链接的价值极高。
低相关性链接: 一个知名的“美食菜谱”网站,在一篇介绍“如何烤蛋糕”的文章里,莫名其妙地链接了你的显卡评测网站。
解读: Google会认为后一个链接非常奇怪,甚至可能是垃圾链接或作弊行为,因为它与上下文毫无关联。相关性是判断外链价值的首要前提。
31. 外链锚文本 (Anchor Text)
描述: 链接的“可点击文字”应该多样化,自然地包含核心关键词、品牌词、长尾词等。
案例: 假设你的网站是
resumai.com,核心业务是“AI简历优化器”。不自然的锚文本 profile: 你的100条外链,其锚文本99%都是一模一样的“AI resume optimizer”。这看起来就像是机器操作的,非常可疑。
自然的锚文本 profile: 你的100条外链,其锚文本是这样分布的:
ResumAI(品牌词),AI resume optimizer(核心关键词),a new resume tool(描述性词),click here(泛链接),resumai.com(URL链接),John's review of ResumAI(长尾词组)。这种多样化的分布,看起来非常自然,符合真实世界中人们互相推荐的方式。
32. 外链在页面中的位置
描述: 来自正文内容中的链接,比来自页脚、侧边栏的链接权重更高。
案例: 想象一张报纸。
高价值位置: 一个链接出现在头版头条文章的正文第一段,这是编辑最想让读者看到的核心内容,其推荐份量最重。
低价值位置: 一个链接出现在报纸最底部的、密密麻麻的“分类广告”或“版权信息”区域。读者和编辑对这个位置的关注度都极低。
解读: 同理,一个在文章正文中,被上下文环绕、作为论据引用的链接,其价值远高于一个被放在网站页脚、和几十个其他链接并排在一起的“友情链接”。
33. 外链增长速度
描述: 自然、稳定增长的外链,是网站受欢迎的健康信号。突然的爆发式增长可能被视为作弊。
案例: 想象一个社交媒体账号。
自然增长: 一个内容创作者,通过持续发布好作品,每天稳定增加50-100个粉丝。这看起来非常健康。
不自然增长: 一个新账号,在某一天之内,粉丝数突然从0暴涨到10万,之后再无增长。这极有可能是“买粉”行为,平台会立刻将其判定为作弊。
解读: Google对外链增长的看法也是如此。每天稳定地增加几条外链,远比某一天突然增加5000条、之后沉寂数月的模式要安全和有效得多。
【用户体验信号】
它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来反推你的网站质量。
34. 点击率 (CTR - Click-Through Rate)
描述: 在搜索结果中,你的页面被点击的频率。高CTR是页面受欢迎的积极信号。
案例: 你的页面排名第3,但你的标题是《5款真正免费的项目管理工具(亲测),第一款功能堪比付费版!》。而排名第1、2的标题只是《最好的项目管理工具》。你的标题因为更具体、更具吸引力,获得了比前两名更高的点击率。Google会注意到这个积极信号,并可能因此提升你的排名。
35. 停留时间 (Dwell Time)
描述: 用户点击进入你的页面后,停留了多长时间。时间越长越好。
案例:
糟糕的停留时间: 用户点击一个“如何学习钢琴”的页面,发现满屏都是广告,内容只有三行字。他会立刻点击“后退”按钮,整个过程不到10秒。
优秀的停留时间: 用户点进另一个页面,发现内容结构清晰,有视频教程,有详细的指法图,还有推荐的入门曲谱。他花了8分钟仔细阅读和学习。Google会认为这个页面高质量地满足了用户需求。
36. 跳出率 (Bounce Rate)
描述: 用户只看了一个页面就离开的比例。高跳出率通常是负面信号,当然,单页站除外。
案例:
高跳出率: 网站的导航栏混乱不堪,用户找不到“定价”或“功能”页面,感到困惑,于是直接关闭了标签页。这就是一次“跳出”。
低跳出率: 网站首页有清晰的行动号召按钮(如“免费试用”),有吸引人的功能介绍,并且导航栏一目了然。用户被吸引,点击进入了“功能详情”页。这次访问就没有产生“跳出”。
37. Core Web Vitals
描述: 谷歌用来衡量用户体验的核心技术指标,包括加载速度(LCP)、交互性(INP)和视觉稳定性(CLS)。
案例: 你在手机上打开一个网页,正准备点击一个链接,但页面顶部的广告突然加载出来,把整个页面往下推,导致你点错了地方。这就是一个糟糕的CLS(视觉稳定性)体验,Google会对此进行惩罚。
【负面排名因素】
以下是绝对的“高压线”,一旦触碰,轻则排名下降,重则网站被Google“拉黑”。
38. 干扰性插页广告
描述: 覆盖整个屏幕、严重影响用户阅读的弹出式广告,会受到惩罚。
案例: 用户一进入你的博客文章页面,还没来得及看清标题,一个巨大的、占满整个手机屏幕、且关闭按钮极小的“订阅我们的 Newsletter”弹窗就跳了出来。用户需要摸索半天才能关掉它,这种体验会让用户立刻想离开。
39. 关键词堆砌
描述: 在页面上不自然地、过度地重复关键词。
案例: 一个卖“蓝色小部件”的页面,其页脚写着:“我们提供最好的蓝色小部件。如果您想购买蓝色小部件,就来我们的蓝色小部件商店。我们的蓝色小部件质量保证。” 这种不自然的、为了排名而重复关键词的做法,正是Google打击的对象。
40. 不自然的外链
描述: 购买大量低质量的、不相关的垃圾外链,试图操纵排名。
案例: 一个刚上线一周的健身网站,突然在Ahrefs中检测到新增了5000条来自越南语博彩论坛的、毫不相关的评论外链。这就像一个普通人突然获得了5000个陌生人的“点赞”,极度可疑,会被Google判定为作弊。
41. 低质量的出站链接
描述: 大量的收录新站,低权重的站。
案例: 一个自称“最佳AI工具导航”的网站,却不加筛选地收录了1000个低权重、低质量、甚至无法访问的新网站,其中良莠不齐。它没有为用户提供“筛选和策展”的价值,在Google看来,这就是一个低质量的“链接农场”,其自身的排名和信誉也会因此受损。
对于一个新手来说,SEO应该怎么优化
前面的排名因素有很多,很复杂,但对于新手,网站也不需要做很复杂,也不需要做很大,我觉得先掌握这几个重点因素就行了,其他的暂时不用管,先拿到正反馈。
域名、内容与页面优化
这是你100%可以自己掌控的部分,是所有后续工作的基础。
- 选择你的“数字门牌”:域名与后缀
新手域名策略:优先选择“关键词域名”
核心思想:对于新手,第一目标是尽快让网站被Google识别并获得排名,实现变现。因此,我们优先选择包含核心关键词的域名。
操作方法:你的产品是“AI简历优化器”,根据你找的关键词“
ai resume optimizer”以及“resume builder”,对应你的最佳域名就是ai-resume-optimizer.com或resumebuilder.ai。这种域名能最直接地告诉用户和搜索引擎,你的网站是干什么的。路径规划:先用关键词域名,专注做3-5个小而美的站,把全流程跑通。当你有了成功的经验和稳定的现金流后,再去考虑做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品牌化域名”。
当然,如果关键词域名太长太复杂的话,就没必要了(评判标准,用户一眼看下去看不明白,感觉很乱的域名)
域名后缀(TLD)怎么选?
第一梯队 (最优选):
.com第二梯队 (科技感):
.ai,.io,.app第三梯队 (备选):
.co,.net,.org需要警惕和避免的后缀:
.xyz,.club,.top,.info,.biz等。这些后缀曾被大量用于低质量网站,在用户和搜索引擎心中,留下了“不专业”、“不值得信赖”的负面印象。
及格线:给新手的可操作法则
对于新手,“满足意图”可能太抽象。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更具操作性的“及格线”作为起点:
篇幅:目标是800 - 1500字左右,确保内容有足够的深度。
关键词:让你的“核心关键词”以及它的近义词、相关词,在文中自然地出现5-10次。我们不是为了凑数,而是为了确保文章紧密围绕主题,最终满足3%~5%左右。

页面优化的“实战清单”(以“AI简历优化器”为例)
这是你需要为你发布的每一个重要页面,都严格执行的清单。我们的案例是一个名为ai-resume-optimizer.com的工具网站。
核心关键词:
AI resume optimizerURL (网址)
要求: 简短、易读,包含核心关键词。
案例: 域名本身
https://ai-resume-optimizer.com/就是一个完美的、富含关键词的URL。
页面标题 (Title Tag)

要求: 最重要的信号。格式:
核心关键词 | 核心优势或利益点 | 品牌名案例:
AI Resume Optimizer - Instantly Improve Your CV to Land More Interviews解读:
AI Resume Optimizer: 包含了核心关键词。Instantly Improve Your CV...: 强调了核心利益点(快速提升简历、获得更多面试机会),直接命中用户痛点。品牌名可以在末尾加上,但对于关键词域名,有时可以省略,让标题更聚焦于功能。
元描述 (Meta Description)
要求: 你在搜索结果中的“免费广告语”。在150个字符内,解决用户痛点,突出产品亮点,并包含行动号召(Call to Action)。
案例:
Is your resume getting ignored by recruiters? Our AI Resume Optimizer scans your CV against real job descriptions, suggests powerful keywords, and fixes common mistakes in seconds. Get your free resume score now!解读:
Is your resume getting ignored...: 以提问直击用户痛痛点。scans... suggests... fixes...: 用三个动词清晰描述核心功能。real job descriptions,powerful keywords: 突出产品特性。Get your free resume score now!: 给出极具吸引力的、零风险的行动号召。
内容结构 (Headings)
要求: 用H1作为主标题,H2、H3等作为副标题。在各级标题中,有策略地布局核心关键词的同义词、相关问题、以及具体场景。
案例结构:
<h1>The AI Resume Optimizer That Gets You Hired Faster</h1>(H1包含核心关键词,并强调最终结果)<h2>How Our AI Scans and Improves Your Resume in 30 Seconds</h2>(H2融入“how to”和时间优势)<h3>Step 1: Upload Your CV and Target Job Description</h3><h3>Step 2: Get an Instant Score and Keyword Suggestions</h3>(H2/H3融入相关词CV,Job Description,Keyword Suggestions)<h2>The Best Free Resume Checker for Tech Jobs</h2>(H2瞄准一个更细分的领域Tech Jobs,并使用近义词Resume Checker)<h2>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AI Resume Builders</h2>(H2使用复数和近义词Resume Builders)
外链建设
当你的“房子”内部装修精良后,你需要开始提升它在整个互联网社区里的“声望”。每一个外链,都是一次来自别处的“推荐”或“点赞”。
第一步:寻找外链机会
打法A:宏观扫描法(适合项目初期)
收集10个左右你所在领域的导航站(比如AI工具导航站)。
抓取这些导航站收录的所有网站域名(可能数千上万个)。
用Similarweb或Semrush批量查询这些域名的外链。
对查询到的所有外链域名进行分组统计和去重。
最终,你会得到一个包含大量潜在外链机会的“资源池”。
打法B:精准爆破法(适合日常运营)
找到一个你最直接的、发展良好的竞争对手。
用Similarweb或Semrush,输入其域名,选择“活跃外链”进行筛选。
导出数据,重点分析那些来自「博客」、「论坛」的链接,这些都是你可以直接去模仿和复制的地方。
第二步:执行外链发布
当你找到了一个可以发布外链的网站后,严格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 按AS值筛选站点:确认网站是开放评论、优先链接是
dofollow(非nofollow)、且已被Google正常收录。
拿博客,论坛来举例子:
准备内容:针对目标页面的主题,用AI快速生成一段相关的、有价值的评论。公式:肯定文章价值(20字) + 补充个人观点(20字) + 自然植入你的链接和锚文本。
规范发布:使用标准的HTML链接代码
<a href="your-link.com">你的关键词</a>进行发布。
第三步:风险控制
锚文本要多样化:避免所有链接都用同一个关键词,多使用近义词、品牌词、泛链接(如“点击这里”)
外链增长要平稳:单日增长控制在10条以内,避免被Google认为是作弊。
如何分析用户行为
我们之前的所有工作,都是基于“假设”——我们假设用户会喜欢我们的产品,假设他们能看懂我们的设计。
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要做出一个能赚钱的好产品,你必须停止猜想,开始倾听。好的产品是迭代出来的,而迭代的唯一依据,就是真实的用户反馈 。

我们将从两个层面来分析用户行为:
定量分析 (Quantitative Analysis): 告诉你发生了什么。
定性分析 (Qualitative Analysis): 告诉你为什么会发生。
定量分析,就是通过网站统计数据,宏观地了解你的“访客群体”特征。你需要像一个医生看体检报告一样,读懂下面这几个核心指标。
访客数量 (Unique Visitors):
含义: 在特定时间内,有多少个不同的人访问了你的网站。这是你网站受众规模的最基础指标
行业基准参考:
靠Adsense月入1万美元,假设就需要每月60万访客 (600K✖️1✖️3✖️3➗1K)平均每个用户访问一个页面,每个页面看到3个广告位,每千次展示3美元
靠订阅月入1万美元,可能需要20W访客
流量来源 (Traffic Sources):
- 含义: 用户是通过什么渠道找到你的?是搜索引擎、社交媒体,还是直接输入网址?
平均会话时长 (Average Session Duration):
含义: 用户平均在你网站上停留了多久
为什么重要: 这是衡量内容吸引力的关键。搜索引擎非常喜欢这个数据,因为用户停留越久,越证明你的网站是优质的
跳出率 (Bounce Rate):
含义: 只浏览了一个页面就离开的访客比例 。
如果你是单页网站,高跳出率是正常的,如果不是,就要看看问题出现在哪了。
每次会话页面数 (Pages Per Session / Views Per Visit)
含义: 访客在一次访问中平均浏览的页面数量。
为什么重要: 较高的数值表明访客深入探索了您的网站,对多个页面都感兴趣,而不是只看了一个页面就离开。
建议: 通过优化网站的内部链接、增加相关内容推荐等方式,可以引导用户浏览更多页面,从而提高此项指标。
分析工具的选择:
Google Analytics: 功能最全面,数据最详细,但界面复杂,对新手不友好 。
Plausible / OpenPanel: 界面简洁直观,注重隐私保护,是开源产品,可以免费自托管 。

- 新手建议: 从Plausible开始最简单直观 。
定性分析:像“看录像”一样发现问题
定量数据告诉我们“哪个页面的跳出率高达80%”,但无法告诉我们“为什么用户会跳出”。要找到原因,我们需要定性分析工具。
https://clarity.microsoft.com/
Microsoft Clarity 就是这样一款强大的、完全免费的工具。它能让你像看监控录像一样,观察用户的真实行为。

会话录像 (Session Recordings):
是什么: 完整记录下一个真实用户的每一次点击、鼠标移动、滚动和停留 。
看什么: 你可以直观地看到用户在哪个按钮前犹豫不决,在哪个输入框里反复修改,或者因为某个链接点不动而“愤怒点击”(Rage Clicks)。这些都是产品最直接的改进依据 。

热图分析 (Heatmaps):
是什么: 将大量用户的行为数据,以颜色深浅的可视化形式,呈现在你的网页上。
看什么:
点击热图: 哪些地方被点击最多,哪些该被点击的元素却无人问津 。
滚动热图: 用户平均会把页面滚动到多深的位置?你最重要的内容,他们看到了吗?
注意力热图: 用户的鼠标在哪些区域停留最久,证明这些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结论:定量+定性,给你上帝视角
最好的产品迭代,是数据驱动的。
一个成熟的操盘手,会同时使用这两类工具,形成一个完美的分析闭环:
用 Plausible (定量) 发现“什么”出了问题。(例如:发现“定价页”的跳出率异常高)
用 Clarity (定性) 找到“为什么”出问题。(例如:通过观看录像,发现大部分用户都因为价格A套餐的描述不清而困惑,最终选择离开)
通过这套组合拳,你的每一次产品改版,都将是基于真实用户行为的精准优化,而非毫无根据的猜想。
怎么上一个简单工具站
接下来是手把手的教程,教大家如何把AI当作专业的员工一样去指挥。
因为大部分人都是没有编程基础的嘛。
一人AI公司的核心就是用好AI,把AI当牛马嘛
比如,我按照之前教的方法,找到个好的需求,比如对应的关键词是voice recorder。
拿去到similarweb,用关键词生成器把长尾关键词搞出来(用来做SEO优化)

然后,因为是新手嘛,不会编程,也不会提示词对吧。
你看我教你怎么做。
老老实实问geminni:

ok,这里提到的bolt.new是个什么东西呢?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专门帮你复刻对标的编程agent,你发个对标链接给你,他能给你复刻出来。
同样类似的工具还有v0.dev

same.new

嗯,新手第一个站,根本用不到cursor,用不到claude code之类的工具,我们拿bolt.new先搞个简单的站。
走一遍全流程。
Ok,把刚才gemini给我们的提示词发给bolt.new
请为我创建一个单页应用程序,它是一个“在线录音机”(Online Voice Recorder)。
模仿对象: 请严格参考
https://online-voice-recorder.com/的布局。核心功能:
页面中央有一个巨大的、红色的圆形按钮,用于开始和停止录音。
录音停止后,在页面上生成一个可以播放和剪辑该录音的音频轨道。
提供一个“保存”按钮,让用户可以将录音下载为MP3文件。
技术要求:
使用HTML, CSS, 和JavaScript。
录音功能请使用浏览器自带的
MediaRecorder API,以确保轻量和高效。请严格按照以下要求,为这个页面配置SEO元素,我们的核心关键词是
voice recorder。
- 页面标题 (Title Tag):
<title>Online Voice Recorder - Free & Easy Audio Recorder | VoiceRecorder.ai</title>
- 元描述 (Meta Description):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A free and simple online voice recorder. Record, trim, and save high-quality audio files right in your browser. No downloads, no registration. Works on PC, Mac, and Android.">
- 页面内容与标题结构 (Body Content & Headings):
H1主标题:
<h1>The Simplest Online Voice Recorder</h1>H1下方的副标题/简介:
<p>Click the microphone button to start recording high-quality audio instantly. Our free online voice recorder works directly in your browser. Perfect for recording notes, songs, or a simple voice memo.</p>H2功能介绍标题:
<h2>A Voice Recorder and Player in One</h2>下方用三列布局,展示三个核心功能点,每个点都用H3作为小标题:
<h3>Instant Recording</h3>
<h3>Audio Trimming & Playback</h3>
<h3>Free MP3 Download</h3>H2常见问题(FAQ)标题:
<h2>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Online Recorders</h2>下方用问答形式,创建几个问答条目,问题作为H3标题:
<h3>Is this a free online voice recorder?</h3>
<p>Yes, our tool is completely free for all basic recording and downloading features.</p>
<h3>Can I use this as a voice recorder for PC or Mac?</h3>
<p>Absolutely. Our recorder works on any device with a modern browser, including Windows, macOS, and even Android.</p>
<h3>Do you offer a voice recorder with transcription?</h3>
<p>Currently, our simple tool focuses on high-quality recording. We are exploring AI-powered voice recorder to text features for a future update.</p>

ok,牛马开始工作了

嗯,等了一分钟,就搞完了 我们看看结果:

还不错哈,先测试一下功能


试试下载功能:

嗯,完成地不错。
我们再看看SEO方面

大致还行,就是整体字数有点少了

我们把代码下载下来

解压后长这样:

接下来怎么办呢?
把代码同步到github,以及再把github到代码部署到vercel。
解释一下逻辑,github相当于我们把本地的代码存到了网上的云端。
vervel相当于一个云端的服务器,嗯,新手用是免费的,这是个公益机构,会判断你是不是上站新手。
如果是的话,不要花钱,如果不是,就需要花钱。
是不是很牛逼?
哈哈哈,我是开玩笑的,vercel为什么对新手免费,因为新手的站,都没什么流量。
等到一定量的流量,就开始收费。
当然,我们练手阶段,不用担心这个。
等到收费的时候,我们已经跑通0到1,已经开始赚美刀了。
至于,后续要怎么调整,就是进阶的方案,我们后续再聊,现在完全不用考虑这个。
可能有些积极的同学会问,为什么我们的代码不直接上传到vercel,而是从中加了一层github?
直接上传代码是“业余”做法。通过GitHub部署,是“专业”做法。
对于一人公司,从第一天起就保持专业,至关重要。原因有四点:
代码时光机 : GitHub会记录你每一次的代码修改。今天把网站改坏了?一键就能回到昨天或上周的任何一个正常工作的版本。这是你最重要的“后悔药”。
自动化部署: 你只需要把新代码推送到GitHub。Vercel会自动检测到更新,并在几秒内帮你完成编译和全球发布。你专注创造,它负责上线。
专业协作标准: 即使现在是一个人,也要用专业的工具。未来需要和任何人协作,GitHub是全球通用的标准,能让别人立刻看懂并参与你的项目。
云端安全备份: 你的电脑可能损坏或丢失,但只要代码在GitHub上,你的核心数字资产就永远安全,并且可以在任何地方继续工作。
一句话总结:
加上GitHub,你得到的不是一个麻烦,而是一个专业的、自动化的、安全的工作体系。
而且不要钱,也不怎么麻烦,不用白不用。
👌,我们回到正题,那我们要怎么部署到github还有vercel呢?
嗯,问AI(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定要养成问AI的习惯)

好,我们看看gemini是怎么回复的:
好的,收到。我们现在进入最激动人心的实战环节——将你的本地代码,发布到全世界。
你从 bolt.new 下载的代码,就是你网站的“原材料”。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存入GitHub这个“档案馆”,然后再让Vercel这个“自动化工厂”把它建成一个真正的、全球可访问的网站。
请一步一步地,严格按照以下流程操作。
PS:我作为补充,把对应的图片说明加进去了,你跟着一步步做就好
将代码上传到GitHub(存入档案馆)
这一步的目标,是把你在本地电脑上的project文件夹,上传并保存到GitHub的云端服务器上。
- 在GitHub上创建新的代码仓库 (Repository)
动作:
登录你的GitHub账号。
点击页面右上角的“+”号,然后选择“New repository”。
在“Repository name”处,给你的项目起一个英文名,比如
my-voice-recorder。
最关键的一步:选择仓库的可见性。 你会看到两个选项:
Public(公开)和Private(私有)。Public:你的代码对全世界可见。适合开源项目或你想作为作品集展示的项目。Private:只有你自己和你授权的协作者才能看到代码。这是所有商业项目的标准做法。新手建议:请永远选择“Private”(私有)。 从第一天起,就养成保护你核心代码资产的习惯。设置为私有,可以防止你的创意和实现细节被竞争对手轻易窥探。
不要勾选“Add a README file”等任何选项,我们要创建一个完全空的仓库。
点击“Create repository”。

- 结果: 创建成功后,你会看到一个页面,上面有一些指令,最关键的是一个以
https://github.com/...开头的URL。这个URL就是你这个“档案馆”的地址,先把它复制下来,下一步要用。

- 在你的本地电脑上,将代码与GitHub关联
动作:
打开你电脑的“终端”(Terminal)或“命令行工具”。
Mac用户: 在应用程序里找到“终端(Terminal)”。
Windows用户: 可以使用“命令提示符(Command Prompt)”或“PowerShell”。
使用
cd命令,进入到你解压后的project文件夹。比如,如果你的文件夹在桌面上,就输入cd Desktop/project然后按回车。
如果不知道目录名,可以直接这样打开终端


- 现在,依次复制、粘贴并执行以下每一行命令:

- Bash
plain text# 第一步:初始化本地仓库,告诉电脑这个文件夹要被Git管理 git init # 第二步:将文件夹里所有的文件,都添加到暂存区 git add . # 第三步:提交你的第一次修改,并写一个备注,比如“Initial commit” git commit -m "Initial commit" # 第四步:将你的主分支命名为“main” git branch -M main # 第五步:将你的本地仓库,与你刚才在GitHub上创建的远程仓库关联起来# 把下面的URL,替换成你自己的仓库URL git remote add origin https://github.com/your-username/my-voice-recorder.git # 第六步:将你本地的代码,推送到GitHub的远程仓库中 git push -u origin main
【实战排错】如果 git push 失败怎么办?
当你执行最后一步 git push 时,终端会要求你进行身份验证。此时,如果你直接输入你的GitHub登录密码,你会看到如下错误:
remote: Support for password authentication was removed on August 13, 2021.fatal: Authentication failed...
请不要担心,这是100%正常的。 这意味着你需要使用一个更安全的“特殊密码”——个人访问令牌 (PAT) 来代替你的账户密码。
解决方案:创建并使用个人访问令牌 (PAT)
第一步:在GitHub上生成你的令牌

登录GitHub,点击你右上角的头像,选择 Settings。
在左侧菜单栏滑到最下方,点击 Developer settings。

点击 Personal access tokens,然后选择 Tokens (classic)。
点击 Generate new token,然后选择 Generate new token (classic)。

配置你的令牌:
Note (备注): 给令牌起一个容易识别的名字,比如
my-macbook-pro-token。Expiration (过期时间): 选择一个期限,比如
90 days(90天)。Select scopes (选择权限):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你只需要勾选最上面的
repo这一个大项就足够了。

滑到页面最底部,点击绿色的 Generate token 按钮。
第二步:复制并保存你的令牌
!!!极其重要!!!
点击生成后,页面会显示一长串以
ghp_开头的字符。这是你唯一一次能看到这个完整令牌的机会。

- 立刻点击旁边的“复制”按钮,并把它保存在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比如你的密码管理器)。
第三步:回到终端,使用新“密码”上传代码
回到你的终端,重新执行刚才失败的命令:
Bash
git push -u origin main终端会再次提示你输入
Username,正常输入你的GitHub用户名,按回车。当它提示你输入
Password时,粘贴你刚刚复制的那一长串ghp_...开头的个人访问令牌 (PAT),然后按回车。(注意:粘贴密码时屏幕上可能不会显示字符,这是正常的)。
最终结果:
你的代码会成功推送到GitHub仓库。这个令牌,就是未来你在终端里操作Git时,专用的“密码”。
- 结果: 当最后一步执行完毕后,刷新你的GitHub仓库页面,你会惊喜地发现,你本地的所有文件,都已经原封不动地出现在了GitHub上!

当然,如果后续你要在这个电脑上,再上传其他项目的话,就需要该电脑跟github绑定SSH密钥。
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步:在你的电脑上生成SSH密钥
打开“终端” (Terminal)。
执行生成命令: 复制并粘贴以下命令,然后按回车。请将
your_email@example.com替换为你自己注册GitHub时使用的邮箱地址。Bash
ssh-keygen -t ed25519 -C "your_email@example.com"连续按三次回车:
终端会首先询问你“将密钥保存在哪个文件”,直接按回车,使用默认路径即可。
接着,它会询问你是否要设置一个“密码(passphrase)”来保护这个密钥。对于个人电脑,为了方便,你可以直接连续按两次回车,表示不设置密码。
完成: 当你看到一串由字母和符号组成的“密钥指纹”和“密钥的随机艺术图像”时,就代表你的密钥已经成功生成了。
第二步:将SSH密钥添加到ssh-agent(让系统“记住”你的密钥)
在终端中,启动ssh-agent:
Bash
eval "$(ssh-agent -s)"将你新生成的私钥,添加到ssh-agent中:
Bash
ssh-add ~/.ssh/id_ed25519第三步:将你的“公钥”复制并添加到GitHub
SSH密钥包含一个“私钥”(留在你电脑上,绝不外泄)和一个“公D钥”(可以安全地分享给别人)。我们需要把“公钥”的内容,复制到GitHub后台。
复制公钥内容:
Mac用户:
Bash
plain textpbcopy < ~/.ssh/id_ed25519.pub(执行后,公钥的全部内容就已经被自动复制到你的剪贴板了)
Windows用户:
Bash
plain textclip < ~/.ssh/id_ed25519.pub添加到GitHub:
登录GitHub,点击你右上角的头像,选择 Settings。
在左侧菜单栏,点击 SSH and GPG keys。
点击绿色的 New SSH key 按钮。

Title (标题): 给这个密钥起一个容易识别的名字,比如
My MacBook Pro。Key (密钥): 在这个大的文本框里,直接粘贴你刚才复制的、以
ssh-ed25519开头的那一长串公钥内容。点击 Add SSH key。
第四步:测试连接
最后一步,我们在终端里,向GitHub“打个招呼”,看看我们的秘密通道是否已经建好。
在终端里,执行以下命令:
Bash
ssh -T git@github.com查看返回结果:
- 如果你看到的信息中,包含了
Hi your-username! You've successfully authenticated...这样的字样,那么恭喜你,你的电脑和GitHub已经成功绑定!

- 如果你看到的信息中,包含了
最终效果:
从现在开始,当你执行git push或git clone等任何与GitHub交互的命令时,将再也不会被要求输入用户名或密码/令牌。你已经拥有了一条无感、顺畅且高度安全的专业开发工作流。
将GitHub项目部署到Vercel(自动化生产与发布)
现在,你的“代码”已经存入“Github”了。下一步,就是让“自动化工厂”Vercel开工。
- 注册并登录Vercel
动作:
访问
vercel.com。强烈建议直接使用你的GitHub账号进行注册和登录。这样可以免去很多配置步骤。

- 导入你的GitHub项目
动作:
- 登录Vercel后,你会看到一个清晰的“Add New...” -> “Project”按钮,点击它。

- 在“Import Git Repository”页面,Vercel会自动列出你GitHub账号里的所有仓库。找到我们刚才创建的
my-voice-recorder,点击它旁边的“Import”按钮。

- Vercel可能会需要你授权,允许它访问你的GitHub仓库,一路点击“同意”或“Authorize”即可。
- 配置并部署项目
动作:
导入后,你会进入一个“Configure Project”的配置页面。
Vercel非常智能,它看到你的项目里有
vite.config.ts这样的文件(根据你的截图),会自动识别出这是一个“Vite”项目。

在大多数情况下,你不需要修改任何默认配置。Vercel会自动帮你设置好“Build Command”和“Output Directory”。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直接点击那个蓝色的“Deploy”按钮。
结果:
- 点击“Deploy”后,你会看到一个非常酷的部署日志界面。Vercel会开始拉取你的代码、安装依赖、进行构建、并最终部署到它的全球网络上。

- 整个过程通常只需要1-2分钟。当看到庆祝的烟花动画时,就代表你的网站已经成功发布到全世界了!

Vercel会提供给你一个
.vercel.app结尾的默认域名,点击它,你就能看到你那个在线录音机,已经在互联网上真实地运行了。

至此,你就完成了从本地文件夹,到全球可访问网站的全部上线流程。后续你只需要更新GitHub上的代码,Vercel就会自动帮你完成所有更新和部署。
嗯,现在全球都能通过这个域名访问到你的这个网站了。
恭喜跑通第一阶段的流程!
这相当于你在“互联网”这个大都市里,租下了一个由Vercel提供的、性能优越的“临时摊位”(.vercel.app结尾的地址)。
现在,我们要去“工商局”注册一个正式的“公司名”(购买域名),并请一个顶级的“安保和物流公司”(Cloudflare)来为我们的店面服务,让它更安全、访问速度更快。
这是一个手把手的完整流程。
购买你的专属域名
去哪里买?
我们需要一个域名注册商,比如spaceships,比如vercel,比如cloudflare都可以买
这里推荐使用两个域名查询工具
买什么?
- 回忆我们之前的章节,对于新手,关键词域名是最佳选择。

我们核心关键词是 online voice recorder。
行动: 在搜索框里,尝试搜索
online voice recorder

怎么买?
- 找到一个可以注册的满意域名后,点击“Add to Cart”。

- 进入购物车,完成支付。在支付过程中,你需要注册一个对应平台的账号。

当然,这个域名网站上需要海外信用卡才能购买,如果没有的话可以试试野卡,每年开卡可能需要10美元的费用,用我这个链接可能有一点减免。
不建议一次充太多钱,需要用多少就充多少。别到时候有些产品点了自动续费,你又忘记了,结果到头来一直在扣费(嗯,这也是我们要做订阅的魅力)
https://bewildcard.com/i/YGXTECJS
刚才我就是用野卡买的这个域名。

当然,如果不想办海外信用卡的话,直接可以试试Spaceship,可以支付宝支付购买域名。
https://www.spaceship.com/zh/domains/
当然也可以vercel直接买

用Cloudflare管理和加速你的域名
Cloudflare提供了大量免费的企业级服务:全球CDN加速、DDoS攻击防护、免费的HTTPS证书等。这是专业玩家的标配。
在Cloudflare添加你的网站
- 注册并登录
cloudflare.com。

- 点击“+ Add a site”,输入你刚刚购买的域名,比如我刚才买的onlinevoicerecorder.app


- 选择最下方的 Free(免费)套餐,点击Continue.

- Cloudflare会自动扫描你现有的DNS记录,直接点击Continue即可。
- 更改域名服务器 (Nameservers) - 最关键的一步
这是整个流程中最核心的一步。Cloudflare会告诉你:“为了让我能管理你的域名,请把你的域名服务器地址,改成我的。” 它会提供给你两个新的服务器地址,通常是这样的:

ada.ns.cloudflare.comdean.ns.cloudflare.com
把cloudflare给的这两个名称服务器,复制下来 ,填到域名注册商后台的域名dns设置界面。

- 注册并登录

等待几分钟,这里图标变绿色就好了。

第三步:在Vercel和Cloudflare之间“牵线”
1. 在Vercel中添加你的域名
- 登录你的Vercel账号,进入你之前部署的那个项目。

- 点击
Settings->Domains。

- 在输入框里,输入你购买的域名 onlinevoicerecorder.app,然后点击“Add”(这个勾选要取消)

2. 获取Vercel的DNS配置信息
- 添加后,Vercel会告诉你需要如何配置DNS。通常它会推荐你使用
A记录。它会提供给你一个IP地址,比如76.76.21.21。

- 添加后,Vercel会告诉你需要如何配置DNS。通常它会推荐你使用
3. 在Cloudflare中添加DNS记录
回到你Cloudflare的网站仪表盘,点击
DNS->Records。点击“Add record”,按照Vercel给出的信息进行添加:
Type (类型):
AName (名称):
@(这个符号代表你的根域名,也就是myaudiotrimmer.com)IPv4 address (内容):
76.76.21.21(填入Vercel提供给你的IP地址)Proxy status: 确保那朵橙色的云是亮着的,这代表开启了Cloudflare的加速和保护。
点击“Save”。


现在Vercel已经更新了,可以一键自动化配置,不用我们手动弄了,直接点这个configure Automatically就好。
然后再把把www域名跳转到无www域名

第四步:收尾工作
- 等待生效: 等待几分钟,Vercel会自动检测到你的DNS配置已生效,域名前面会显示一个绿色的对勾。https://onlinevoicerecorder.app/

然后,这里调整一下

这里再调整一下,可以增加搜索引擎的收录速度
嗯,还有一个点要注意:
IndexNow是由微软Bing和Yandex联合发起的一套开放协议。
它的逻辑极其简单:当你的网站有任何URL更新(新增、修改、删除)时,你的服务器会自动向IndexNow的服务器发送一个“通知”(Ping)。然后,所有参与这个协议的搜索引擎(如Bing, Yandex, DuckDuckGo等),都会立刻收到这个通知,并第一时间派遣它们的“蜘蛛”前来抓取你的新内容。
Sitemap是“地图”: 你把地图放在那里,等别人来看。
IndexNow是“通知”: 你主动发一条“新内容已发布”的即时消息给所有订阅者。
如何为你的网站一键开启IndexNow?(Vercel + Cloudflare用户的福音)
对于我们这些使用Cloudflare来管理域名的用户,开启IndexNow,只需要一次点击。
操作步骤:
登录Cloudflare后台,进入你的域名管理仪表盘。
在左侧菜单栏,找到并点击 Caching -> Configuration。
向下滚动页面,找到 Crawler Hints 这个选项。
打开它右侧的开关,使其变为“Enabled”(已启用)。
完成!

就是这么简单。
提交到搜索引擎收录
动作: 分别访问Google Search Console和Bing Webmaster Tools,将我们新上线的网站域名提交上去。
目标: 主动“通知”两位最大的搜索引擎管理员:“我的新店开张了,请尽快派蜘蛛过来收录。” 这能极大加速我们被搜索到的过程。
提交谷歌 search console 后台

把域名输进去

开始验证所有权

选择授权

👌,已经配置好google search console了


上传站点地图

怎么写呢?发给gemini让它写

什么是sitemap呢?
在我们之前的章节中,我们把Google比作一个“图书管理员”,把它的“蜘蛛”比作在图书馆里寻找新书的机器人。
那么,Sitemap(站点地图),就是你亲手绘制并主动提交给这位管理员的、一份你网站的地图。
这份地图,会用一种Google能瞬间看懂的语言,清晰地告诉它:
我的网站上一共有哪些页面(URL)。
哪个页面是主页,哪个页面最重要。
我最近更新了哪些页面。
为什么Sitemap对新手如此重要?
对于一个刚上线、没有任何外链的新网站来说,Google的“蜘蛛”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现你。而提交Sitemap,就相当于你直接走到管理员面前,把你的新书目录递给他,说:“嘿,我在这里,请立刻来看!”
它的核心好处是:
加速收录: 极大缩短了你的新网站或新页面被Google发现和索引的时间。
确保完整性: 确保Google不会遗漏你网站上任何一个重要的页面,尤其是那些隐藏得比较深的页面。
提供重要信息: 你可以告诉Google每个页面的更新频率和重要性,帮助它更智能地安排抓取计划。
对于像 https://onlinevoicerecorder.app/ 这样的单页工具站,它的Sitemap会非常简洁。
你需要做的,是在你的项目根目录的public里,创建一个名为 sitemap.xml 的文件,然后将以下内容复制进去。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urlset
xmlns="http://www.sitemaps.org/schemas/sitemap/0.9"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itemaps.org/schemas/sitemap/0.9
http://www.sitemaps.org/schemas/sitemap/0.9/sitemap.xsd">
<url>
<loc>https://onlinevoicerecorder.app/</loc>
<lastmod>2025-06-26</lastmod>
<priority>1.00</priority>
</url>
</urlset>好,现在我们第一件事做完了,那我们怎么更新到网上呢?

我们先回顾一下工作流程: 你的电脑 -> GitHub (档案馆) -> Vercel (自动化工厂)
这个流程的核心在于,你永远不需要直接操作Vercel。你的所有工作,都只在“你的电脑”和“GitHub档案馆”之间发生。Vercel这个工厂,会自动处理剩下的一切。
以下是你更新网站的、手把手的完整步骤。
第一步:做好修改(比如我们刚才新增了sitemap.xml并往里面增加了内容)
第二步:将修改“打包并贴上标签”
现在,你需要用Git,把你做的这次修改,记录到你的本地“档案馆”里。
动作:
打开你电脑的“终端”(Terminal)。
使用
cd命令,再次进入到你的项目文件夹。依次复制、粘贴并执行以下两个命令:
第一条命令:将所有修改过的文件,都“打包”起来,准备记录
这个“.”代表“所有文件”
git add .第二条命令:为这个“包裹”贴上标签,用清晰的文字描述你这次做了什么修改# -m 后面的文字,就是你的备注
git commit -m "Update H1 title to be more attractive"第三步:将“包裹”寄送到GitHub云端档案馆
在终端里,执行以下这个简单的命令:
git push执行完毕后,你本地的所有修改,就已经被安全、完整地同步到了你远在云端的GitHub仓库里。
第四步:你什么都不要做了
因为你的Vercel项目,从一开始就和你的GitHub仓库关联着,GitHub仓库一更新,Vercel会自动更新对应的修改。
你可以登录Vercel的后台,看到你的项目正在自动构建一个新版本。当构建完成后,刷新你的网站,你会发现,首页的标题已经变成了你最新修改的样子。
提交sitemap.xml

提交bing webmaster后台

https://www.bing.com/webmaster/
最好google账号登陆,这样验证网站就可以用Google的数据



这里可能会有bug,说导入网站失败,但是其实已经导入成功了。


👌,提交到搜索引擎sitemap,这部分工作我们都做好了。
用户流量分析:安装你的“客流监控系统”
我们需要工具用来监控网站的性能和健康度,以及用来分析用户的来源和行为。这里我介绍一下Vercel Analytics和Google Analytics。
vercel自带的分析工具,核心关注的是网站的真实用户访问速度和性能,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Core Web Vitals等指标。它能帮你快速发现网站的性能瓶颈。
如何为你的网站开启Vercel Analytics?
对于一个已经部署在Vercel上的项目,开启它极其简单,通常只需要一次点击。
进入Vercel项目后台。
点击顶部的 Analytics 选项卡。
Vercel会引导你开启分析功能。根据它的提示,通常你只需要点击一个“Enable”(启用)按钮,Vercel就会自动为你的项目注入分析脚本。

如果你使用的是Next.js等特定框架,Vercel可能会像您截图中那样,建议你安装一个NPM包(
@vercel/analytics)并添加一个组件。启用后,等待一段时间(通常是几十分钟到几小时),让系统收集一些真实的用户访问数据后,你就能在这个页面看到关于你网站加载速度、用户体验得分等性能数据了。
Google Analytics——最全面的“用户行为洞察”工具
Google Analytics (GA4) 是目前全球最强大、最全面的免费网站分析工具。它能告诉你关于用户的一切:他们来自哪个国家?通过什么渠道?对哪些页面最感兴趣?

创建GA4媒体资源:
- 登录你的Google账号,访问Google Analytics官网。

- 点击“开始衡量”,创建一个新的“媒体资源”(Property)。按照提示,输入你的网站名称、选择行业、时区等信息。



- 完成后,GA会引导你设置“数据流”(Data Stream),选择“网站”,并输入你的域名。

获取你的Google代码 (gtag.js):
创建完数据流后,GA会为你生成一段专属的跟踪代码。这正是您在截图中看到的那段以 `` 开头的代码。
请完整地复制这段代码。


将代码添加到你的网站:
打开你本地项目的核心HTML文件(比如我们案例中的
index.html)。将你刚刚复制的那段完整的Google代码,粘贴到HTML代码的
<head>区域内。最好是紧跟在<head>标签的后面。
嗯,直接让cursor来做吧。

然后把更新的内容,git push到github上就行了
最后结果如下:
如果一切正常,你应该能在几秒钟内在“实时”报告中,看到有一个“活跃用户”,这就证明已经开始成功地为你追踪数据了。


其他值得关注的分析工具
除了Vercel和Google Analytics,市面上还有一些优秀的替代品,它们各有侧重,你只需要了解即可:
Plausible.io/OpenPanel.com: 这两个是注重隐私保护的GA替代品,它们不使用Cookie,界面更简洁。对于非常关心用户隐私的网站来说,是很好的选择。clarity.microsoft.com: 这是微软出品的、完全免费的定性分析工具。它能提供热图(Heatmaps)和会话录像(Session Recordings)功能,让你像看录像一样,直观地看到用户在你网站上的所有鼠标移动和点击行为。我们之前的章节中也详细介绍过它。
结论
对于新手,我的建议是:Vercel Analytics/plausible + Google Analytics + Microsoft Clarity。
这套免费的“组合拳”,能让你同时拥有性能监控、流量分析、和行为洞察三大能力,足以支撑你做出绝大多数数据驱动的产品迭代决策。
申请Google AdSense:
动作: 当网站有了一些基础内容和初始流量后,去申请Google AdSense
目标: 审核通过后,我们就可以在网站上放置广告代码,开始将我们的流量转化为美金。这是我们“印钞机”的最后一个零件。
怎么申请Google ADsense
新账号注册


个人信息这里,账号类型选择个人,姓名地址按照真实信息填写,直接填中文,不需要用拼音或者翻译为英文,之后提交即可。


后续添加新网站:
找到管理站点页面,点击“新建网站”,之后按照步骤添加域名就可以了。

怎么上一个游戏站(靠广告/AFF赚钱)
第一步:用数据发现你的“黄金游戏”
我们不是凭感觉去“找喜欢的游戏”,而是用一套数据驱动的、立体的侦察系统,去发现那个已经有大量用户在搜索、但竞争尚可的“黄金游戏”。
这个发现的过程,可能来自于我们之前章节反复演练过的任何一种打法:
可能来自于“词根法”: 你将
game这个领域词,与online这个需求词根组合,然后在Semrush里发现了snake game online这个机会。可能来自于“大站分析法”: 你在分析
crazygames.com这个游戏大站的热门页面或流量关键词时,注意到了“贪吃蛇”这个品类的巨大流量。可能来自于“外链监控法”: 你在监控一些新上线的游戏网站时,发现有多个网站都在围绕
snake game这个主题,建设外链。可能来自于“广告反向工程法”: 你发现有竞争对手,在为
play snake unblocked这样的关键词,稳定地投放付费广告。
等等等等方法,殊途同归。
举个例子,无论你使用哪一种方法,最终,数据都将我们指向了同一个结论:“在线贪吃蛇”,是一个值得投入的、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黄金赛道。
我们的目标,就是 snake game online 这个关键词。现在,我们再去寻找游戏资源。
第二步:获取“贪吃蛇”的游戏资源
在确定了目标后,我们再去寻找游戏资源。对于一人公司,我们有五种低成本的“武器”获取方式:
- 方法一:Iframe嵌入法(最简单): 从大型游戏门户网站,直接复制嵌入代码,比如https://1games.io/

方法二:游戏分发平台法(可分钱): 从
gamedistribution.com等平台,获取带广告分成的游戏代码。方法三:开源游戏修改法(最具潜力): 在GitHub上搜索
open source snake game html5,找到源代码进行二次开发。方法四:“复活”经典游戏法(蓝海策略): 使用 Ruffle (Flash) 或 js-dos (DOS) 模拟器,复活一些经典的老版本贪吃蛇游戏。
方法五(新手首选“无代码”方案):Scratch + TurboWarp法: 在
scratch.mit.edu上找到一个开源的贪吃蛇游戏,用TurboWarp Packager一键打包成独立的HTML文件。
第三步:网站搭建与SEO落地页(AI指令版)
现在,我们来指挥AI,用 Astro + Tailwind CSS + TypeScript 技术栈,模拟https://snake.io/这个站,并且用iframe技术,从igames.io里面找到对应的游戏资源,比如为我们获取到的“贪吃蛇”游戏,搭建一个SEO优化的站。
注意哈:一定要强调当前文件夹是根目录,不然很容易出bug
请将以下完整提示词,直接交给Cursor或bolt.new:
你可以调用合适的mcp,你现在是一位顶尖的前端工程师,擅长使用Astro、Tailwind CSS和TypeScript。当前文件夹是根目录,请为我创建一个功能完善、SEO友好的在线游戏落地页。
模仿这个网站@https://snakegame.org/ 
并且iframe这个<iframe src="https://1games.io/game/snake-arena/" width="1280" height="720" scrolling="none" frameborder="0"></iframe>
项目要求如下:
1. 技术栈:
- 框架:Astro
- 样式:Tailwind CSS
- 语言:TypeScript
2. 页面布局(从上到下)(主要还是根据我给你的对标进行拆解):
- A. 游戏核心区: 页面最顶部,占据最大空间。在这里放置一个用于嵌入游戏的占位符div,ID为 game-container。
- B. H1主标题与描述:
- H1标题为:Play the Classic Snake Game Online - Free & Unblocked
- 下方配一段简短描述:Enjoy the timeless fun of the classic snake game, right in your browser. No downloads, no sign-up required. Control your snake, eat the dots, and become the longest snake on the server! Our snake game is unblocked and perfect for a quick break.
- C. “如何玩”介绍区 (How to Play):
- 用一个H2标题:How to Play the Snake Game
- 下方用三列布局,展示三个步骤,每个都用H3作为小标题:
- <h3>1. Use Arrow Keys to Move</h3><p>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your snake with the arrow keys on your keyboard.</p>
- <h3>2. Eat to Grow Longer</h3><p>Navigate your snake to eat the dots on the map. Each one you eat makes you grow.</p>
- <h3>3. Don't Hit the Walls (or Yourself!)</h3><p>The game ends if your snake collides with the walls or its own body.</p>
- D. SEO文章区:
- 用一个H2标题:More Than Just a Free Snake Game
- 下方配一段300字左右的、关于“贪吃蛇游戏的历史、技巧和不同变种”的文章,确保在文章中自然地融入 snake game online, browser snake, play snake for free, unblocked games 这些关键词。
- E. 页脚 (Footer): 包含指向Privacy Policy和Contact Us页面的链接。
3. 最终交付:
- 请将所有代码(包括Astro组件、页面和样式)都组织在清晰的文件结构中,并一次性完整地提供给我。
通过这个高度优化的提示词,AI将为你生成一个结构清晰、内容丰富、且从一开始就注入了强大SEO基因的游戏落地页。


第四步:部署上线与流量获取
这部分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
购买关键词域名: 例如
snake-game-online.io。整合代码:用AI帮你处理
上传GitHub并部署到Vercel以及Cloudflare: 走我们之前跑通的全流程。

提交Sitemap与站长工具: 让Google和Bing尽快发现你。
开始外链建设: 参考之前的章节,开始为你网站积累“声望”。
结论: 游戏站是一个被反复验证过的、极佳的流量和广告变现模型。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用户停留时间长,这天然符合SEO的底层逻辑。对于一人公司来说,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不需要自己开发游戏,而是可以聪明地利用上述五种“武器”,成为一个高效的“游戏整合与运营商”,轻松赚取美金。
这块我就不多说啦。
我这块演示的话就只部署到Vercel,就没买域名以及CloudFlare了。
订阅站订阅榜单拆解(待更新)
这一部分会持续更新,至少更新100个案例
排行榜有哪些
1、toolify
https://www.toolify.ai/Best-AI-Tools-revenue
2、indiehackers
https://www.indiehackers.com/products?revenueVerification=stripe\&sorting=highest-revenue
4、stripe、creemio的入站出站数据

5、https://apps.apple.com/us/charts/iphone/action-games/7001?chart=top-free
6、https://app.sensortower.com/
怎么上一个订阅站(待更新)
用开源项目/成熟框架加速开发过程(待更新)
用哪个支付工具合适?(待更新)
好用的工具和框架(持续更新)
MCP工具
context7
AI写代码容易想当然?Context7 MCP专治这个毛病。
只要在Cursor、VS Code等工具的提示词里加上“use context7”,AI写代码时就会自动拉取你所用库的最新官方文档和代码示例。

这样AI写出来的代码,既靠谱又不会“瞎编接口”,大大提升了可用性和正确性。
开源地址:https://github.com/upstash/context7
Chrome MCP/Playwright MCP/browserMCP都可以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Chrome浏览器其实可以变身为AI的得力助手?Chrome MCP就是这么一个神器。
它让AI直接调用你日常用的Chrome(包括所有登录状态和设置),不需要新开浏览器窗口,体验无缝。

AI可以远程帮你自动化网页操作、截图、管理书签和历史记录,还能做网页内容的语义搜索和智能分析。说白了,就是把你熟悉的浏览器,变成了一个可以“听你使唤”的万能工具。
开源地址:https://github.com/hangwin/mcp-chrome
Mcp-feedback-enhanced
聊聊这个 MCP Feedback Enhanced,真是懂你省钱省心的神器。

你用 Cursor 或 Claude Desktop 这些工具,正常流程是啥?每敲一句话就发一次请求,AI 跟你来回聊个五六轮,20美元500次的对话可能两三天就干完了。

可 MCP Feedback Enhanced 不一样,直接帮你把多轮需求打包,一次请求全搞定。
开源地址在这:https://github.com/Minidoracat/mcp-feedback-enhanced。
用它,省流量、省调用、钱包也更安全,妥妥的效率提升器。

找需求看数据
Similarweb
Similarweb是一款领先的数字情报平台,深入了解全球网站和应用的流量表现。
它的主要功能和布局如下:

页面结构和主要功能
- 网站研究与分析 这部分相当于“显微镜”,可以深入分析某个网站的流量来源、用户行为、排名变化,甚至还能对比竞争对手。


跟竞争对手的数据对比

热门国家

流量来源构成(直接说直接访问域名,有机的意思是通过搜索)

热门自然搜索关键词,可以通过这里,来找一些好的关键词

付费关键词(注意右上角,付费搜索构成不到整体流量的1%)

哪些网站给它做了外链

出站流量

社交流量(如果社交流量占比高,也可以抄竞争对手作业嘛)

类似的网站,用来快速找到一批对标

投了多少广告,在哪投的,怎么投的


挂了什么广告

查具体类别网站的全球排行榜

关键词生成器
可以帮你扩展长尾关键词。

这个关键词有哪些竞争对手

有哪些具体页面有排名

有哪些人在投付费

搜索结果快照(可以用不同国家去看)

搜索流量的主要竞争对手

关键词的具体排名情况

在投哪些词的搜索广告(既然在投,大概率是赚钱的)

嗯,similarweb这个工具算是出海的必备工具之一了。
下面,要聊的,也是必备工具之一,功能差不多,但是会便宜一些。
Semrush
功能和similarWeb差不多,我们用得到的就是这两个大类了。
SEO信息中心:

流量与市场:

一个个的来说吧。
首先是域名概览,可以快速的把一个站的基本信息掌握。

自然搜索流量大小,付费搜索流量(以及对应的关键词),反向链接数量,以及对应的引荐域名。
流量比例这块,说的是跟竞争对手相比,占整个类目多少比例,从这可以看到竞争对手。

平均的用户访问页面次数,平均访问时长,跳出率。
再往下看,可以看到自然流量以及付费流量按国家划分的占比(主要是哪个国家的流量)。
自然流量的增长情况,以及自然搜索关键词的排名情况。

我们再看看,关键主题这部分,可以看到semrush分好类的主题以及对应的关键词

主要自然搜索关键词,点击查看详情,可以看到全部的搜索关键词。

这块可以找到主要的自然搜索竞争对手,以及他们的关键词。

付费关键词,以及竞争对手

反向链接,主要锚文本,以及反向链接类型,引荐了哪些域名(可能能找到竞争对手做的其他站,因为会自己引荐自己的站做外链嘛)

自然搜索研究这块,可以看到主要页面(学习大站的SEO怎么做的关键词,对应的关键词我们能不能独立做个站?比如1v1-lol)

以及能看到子域名的数据

Semrush里面的关键词 差异部分,可以把多个站(5个站)放到一起,可以比较他们的关键词差异,提高效率。


反向链接差异这块,可以看到有哪些域名别人做了,自己没做


关键词概览,这块可以看具体一个关键词的搜索量,难度,cpc价格等

semrush关键词魔法工具则是,给你把长尾词都给列出来,同时能做筛选。

比如,我筛选kd值在60以下的,能快速筛选出不错的词

反向链接这里,我觉得值得介绍的就是这一部分,可以快速把值得做的反向链接搞出来,可以批量导出。

批量反向链接分析,留个作业给大家,为什么poki.com的反向链接远远小于crazygames.com,但是访问量是crazygames.com的两倍呢?

接下来介绍一下有意思的功能,很多订阅站支付的时候,都会跳转到对应的支付网站对吧,比如这个跳转到了creem。

那我们借助semrush来源与目标的功能,可以看到一堆跳转到creem.io的域名。

在这里你能找到大量的已经跑通支付的站,按照我说的一个一个去拆解,然后选一个合适的,直接开始模仿超越呗!
Wayback Machine
看看页面过去的样子。

Wayback Machine 会截取网页的历史截图并将其存储到数据库中。然后,你就可以输入任何 URL 来查看这些网页的以前版本(甚至是当前已失效页面的版本)。
Google Ads Google Keyword Planner(待更新)
Google Trends (待更新)
编程Agent
Claude Code
200刀一个月,体验贼好,过几天我来更新这块的体验。
Bolt.new(待更新)
v0(待更新)
same.new(待更新)
域名工具:
Instant Domain Search
NameCheap
Spaceship
CloudFare
Cloudflare 免费就够用了,付费的话也就一个月5美刀
https://workers.cloudflare.com/
Resend
常用 API 平台推荐
coze.cn
hugginface.com
怎么投Google ads(待更新)
给新手投放的一些建议(待更新)
最终章:你的时代,现在开始了
恭喜你,暂时读完了这本“蓝皮书”的全部内容。
到这里,你已经掌握了从发现需求、打造产品、获取流量、到最终实现变现的全部核心路径。你明白了SEO的底层逻辑,学会了分析竞争对手,也拥有了与AI高效协作的能力。
我们反复强调,这个时代最大的红利,是AI、软件和全球化市场,为我们普通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杠杆。
我们证明了,你最核心的价值,不是作为一个“程序员”,而是作为一个发现问题、并能聪明地整合全球资源来解决问题的“战略家”。
现在,你已经拥有了完整的地图和精良的武器。
但你还面临着最后一个,也是最强大的敌人——那个因为追求“完美准备”而迟迟不肯出发的自己。
不要再等待了。你永远不可能准备到100%完美的那一天。
真正的学习,只发生在实战的炮火声中。
所以,现在,请你合上这份文档,然后立刻去完成你的“第一天任务”:
打开Semrush或Ahrefs,从我们“词根库”里的第一个词 generator 输入进去,用1个小时的时间,去寻找3个你认为有机会的、低竞争的关键词,并把它们写下来。

这就是你全部事业的起点。
从这个微小的动作开始,去搭建你的第一个网站,获取你的第一个访客,赚到你的第一笔美金。
记住我们最开始的那个梦想:
身在中国,赚着汇率7倍的美元,用AI作为你最强大的杠杆,以“一人公司”的自由形态,成为一个真正的数字游民。
这个时代,已经为你铺平了道路。
你的时代,现在开始。
文章出处: https://qpztiqweer.feishu.cn/docx/CrEWdACr6ojEFVxWTG1cGstbn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