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gnition 10: Profit Models
软件产品的盈利模型有哪些?
赚钱核心两个元素:【流量】 和 【产品】
赚钱:
卖流量:Marketing(广告等)→ Cash
卖产品:Marketing→Leads(转化)→Cash(成交)
竹子是一节一节长出来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变现这一步之前,我们需要经历找需求、开发网站、获取流量等步骤,因此你得明白,在做网站之前我们可以选择某个变现方式为方向,但是实际上,我们需要先做出第一个站,搞到流量,才能进一步实现变现。
卖流量
卖流量是通过提供免费工具的网站实现变现的模式,类似 https://sharegpt.com/。
这类工具站的特点:
第一要素:提供有价值的免费工具,以获取流量
变现也简单:广告、分销、广告联盟、Affiliate(联盟推广)、导流其他产品等方式来实现变现
比如 ChatGPT 领域,最简单就是通过提供 ChatGPT 免费工具站,可以通过导流,ChatGPT 账号自动发卡进行变现即可。
广告 + 付费订阅变现
随着 Google play 政策的收紧,广告+付费订阅慢慢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成为趋势,其核心本质就是找到那批愿意付费的用户,让他们掏钱付费,让不愿意付费的用户看广告。
如果早期没有用户画像,不知道什么类型的用户才乐意付费,就粗暴点让所有用户都走一遍付费流程,拒绝付费的用户再走一遍广告流程,当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用户体验,再通过 ABtest 测试不断调优,最终达到 LTV 最大值。
广告方面,可以通过使用聚合工具找到最合适的广告来源来进行广告调优。聚合的作用是把最高的收益的广告挑选出来推送给用户,为每次的展示选择最优 eCPM,以此来增加广告填充,获取更高的广告收益。
付费订阅方面,其 LTV = 新增用户数*订阅率*支付率*续费次数。
其实无论 Google play 还是 appstore 在很早之前就一直鼓励开发者用这个模式,建议工具类的产品,尝试订阅,由于以下两个原因:
有免费试用周期,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让用户享受产品服务,最终锁定更多的高价值用户
对比单次购买的模式,降低了单次支付的金额,但是后续订阅有自动续费功能,主动帮用户续费,最终整体 LTV 会比单次收费来得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