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A0004:信息差若干
这篇是老案例,老读者们都看过:

截图出处:《创业/商业思维之:信息差》
信息差这东西,是个人都知道,
但往往容易忽视它的威力。
因为总有一种声音在告诉你:
如今是信息社会,
任何信息都趋向透明化,
早已没有那么多空子可钻。
大众往往认为:
信息化程度高意味着:
获取信息越来越容易,
我知道的事情应该越来越多才对。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虽然人们知道的事情的确是越来越多了,
但相对于整个世界而言,
人们手中掌握信息的比例越来越小了,
因为信息大爆炸,信息太TM多了!
信息差思维,是最容易掌握、
最初级入门的一种商业思维。
一定要明白一件事:
对你来说再理所当然的事情(信息/道理/套路等),
依然有很多人不知道,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全世界。
因为:
如今是信息社会,但只是相对于旧时代而言,
实际上我们还是一个个相互分离的信息孤岛,
而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大多数蕴含在孤岛上。
延伸探讨:
总结一下,到底有哪些东西,有信息差的文章可做?我想了想,大概有这么几个方向,说不全,但涵盖大部分:
一、灰产类:
以上文说的“倒卖小V点赞”为代表,这个好理解,灰产本就不会在明面上运作,价格怎么可能透明?
二、虚拟服务类:
以上文说的“倒卖稿件”为代表,这玩意本来就没个标准价,写手水平不同,风格不同,时间成本的价值不同,所以,价格那都是随意定的,市场经济,你买我卖,都不觉得吃亏就成交。而且谁敢说这东西,100元的写手就一定比200元的写手出稿质量差?于是自然就有了信息差的生存空间。
三、小众产品类:
以上文说的“生日报”为代表,属于稀罕玩意,尚未进入大众认知,于是可比价的地方少,只要能引发兴趣,就大概率成交。
四、高客单价产品类:
以上文说的“贩卖房产信息”为代表,100元的东西你卖110,没人会买,1000元的东西你卖1010,莫得区别,一万元呢?十万元呢?一百万呢?
五、非标产品类:
以上文说的“倒卖二手电子产品”为代表,电子产品网上有卖,随便一搜索就有,京东还不够选吗?但那都是新的,要是旧的呢?就没有标准价了,看文案水平、看拍摄水平、看机缘呗。既然是非标产品,每一件都不一样,价格自然没有可比性,可不就有了信息差?
六、以“高净值人群”为目标受众的产品类:
上文“倒卖手机靓号”、“贩卖房产信息”都是代表,富人们肯定不傻,但他们不差钱,看心情成交的几率很大,要的就是体验,买的就是高兴,所以肯定有文章可做。
综上:一切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价格极度不透明”的东西。
以上斜体段落出处:《创业/商业思维之:信息差》
另,与案例中这种【倒卖模式】相关的案例还有:
●《案例:狗粮OEM》
●《案例:HIV试纸》
●《案例:商标倒卖》
●《案例:二手服饰平台》
●《案例:废品回收》
●《案例:自建房设计》
以上。
注:
1【各案例总目录】参见微信公众号【创收方法论】主页面菜单-【思维框架】版块-《老王的案例汇总》(也有一部分案例已整合在该版块各篇文章中,没有单独陈列出来);
2此页面内容版权归属于微信公众号【创收方法论】(作者知乎ID:澎湃王侯),禁止转载,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