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A0045:商品搬运工
你们可以复制我的文字,
但复制不了我的装逼气息。
世上万物,皆可复制,
特别是信息电子化的今天,
复制成本低,已然成为一门生意。
话说浙江两兄弟开了家淘宝店,
雇了几个人,不进货,不配送,
把一些京东超市商品页面copy过来,
京东多少钱包邮他们就多少钱包邮,
并象征性加上个两三块钱的差价,
顾客下单后再去京东替顾客下单,
京东配送,由于都是卖的快消品,
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类的品类,几个月
就冲到了金皇冠,好评率达99.,
一天约1W-2W单,月赚保守30W,
并且这还没算上:
1京东【Plus会员】的优惠特权;
2京东平台促销期间,会有价格补贴;
3【京东联盟】CPS返利佣金(京东版淘客);
4充值“京东E卡”,一般来说也有价格差;
5“京豆”和各类优惠券的相应抵扣;
6使用京东联名信用卡也有若干福利。
以上这些玩意普通用户不太在意,
但集中起来的话,是非常可怕的,
另外由于是京东物流,好评如潮,
毕竟是花几百亿搞出来的物流体系,
全国8大仓储发货,很多地方当日到,
甚至很多人以为这家店是京东官方店。
这家店最初发迹时的名字叫【西京超市】,
后改名为【汇购物超市】,有兴趣去搜索:

【逻辑问题】
其实就是信息差+流量差:
那时淘宝比京东流量多好几倍,
且两个平台的受众画像差异很大,
京东用户是一二线城市中产阶级/白领,
相对淘宝来说不够广泛,起码在当时,
很多低线城市的人根本不用京东。
话说回来,哪怕就算是同一平台,
人们也偏向于在自己熟悉的商家下单,
心理学上这叫:从熟效应和路径依赖。
【技术问题】
1油盐酱醋之类的商品,不涉及授权,随便搬运;
2【京东超市】中的所有商品都是京东自营,不存在跨店购买的问题;
3人员方面,根本不用太多,一来,因为品类的属性,再加上品质有保证,退货率极低;二来,人工下单不太现实,但可以通过技术工具来自动化批量操作(其中可能涉及到京东商品页面内容批量抓取,以及商品的自动下单等)。一般来说大平台都有相应的软件或插件以供使用,比如下图这种:

【拓展思考】
每当一个大平台崛起时都有很多获利机会,
很多“店群项目”经营者都是类似的玩法。
这种玩法早已被冠名为【DropShipping】:

商品这东西,本就是流动的、多变的,
所谓价格,只是对比的产物。那要看你
在什么样的时机把它在放在什么样的地方,
比如下图这种形式,你找谁说理去?

再比如,有个段子:
《中国电商鄙视链》:
【淘宝】上40块钱的衣服,
加个商标吊牌在【天猫】上卖85元,
加个好点的包装到【京东】上卖138元,
加个严格点的质检到【唯品会】上卖240元,
最后衣服卖不掉再放到【拼多多】上卖10元...
本来最后想附一张中国电商平台全家福,
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还全家福呢,
你根本就找不全,就算能找全了,
本页面也根本放不下...
但反过来想想,
这里面有多少文章可做呢?
这其中有多少商机可寻呢?
以上。
注:
1【各案例总目录】参见微信公众号【创收方法论】主页面菜单-【思维框架】版块-《老王的案例汇总》(也有一部分案例已整合在该版块各篇文章中,没有单独陈列出来);
2此页面内容版权归属于微信公众号【创收方法论】(作者知乎ID:澎湃王侯),禁止转载,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