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A0065:情绪化生意
朋友圈不能发泄,
因为不能让爸妈看到负能量;
抖音也不能发泄,
因为亲戚朋友都在看...
我就连有点坏情绪
都要分时间分场合。
——婉静凯《抖音文案馆》
所以,发泄也就成了热门生意。
过去两年来新冠疫情断断续续,
给消费市场带来阴霾和掣肘,
【海底捞】这样的大佬都关门店,
旅游业也无法回到疫情前的光景,
这些都是特别典型的例子,但是,
“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天道规律,
人们虽然被疫情削减了不少消费热情,
甚至致使整个人的士气都低落了不少,
那就必定要在别的什么地方找补回来,
这是重要的维持自身心理健康的举动。
讲一些我观察到的几个有意思的迹象,
即满足这类情绪回补需求的消费创新。
比如一个很火爆的消费品类:爆珠。
爆珠是啥?像我这样的烟民都知道,
就是一个包裹着液体的小胶囊珠子,
可以用手捏爆它或者用牙把它咬爆,
一些香烟的烟嘴里就有,捏爆之后,
香烟就会呈现出另一种复合型味道。
近来市场上兴起很多爆珠类消费品,
比如爆珠奶茶,把珍珠换成了爆珠,
当你一咬碎,就一下子爆出果汁来;
再比如爆珠口香糖,把爆珠咬碎后,
可食用的漱口水就会布满你的口腔;
还有的特别会营销,取名“接吻糖”,
让年轻人约会的时候随身带着备用;
据说还有爆珠槟榔...前段时间听说,
有位老哥充分发挥了爆珠的噱头,
并结合当下时代痛点,与时俱进,
发明了一种爆珠口罩,名利双收,
于是很多公司开发这种口罩爆珠,
把各种空气清新剂装进了爆珠里。
连花清瘟背后的公司【以岭药业】
也与时俱进推出了口罩爆珠产品。

疫情进入了严防严控阶段,
治疗用药没有大的销售空间了,
那用什么来继续支撑资本预期?
口罩爆珠就成了扩展市场空间策略。
前面讲的这些东西,
都不是颠覆式的品类创新,
爆珠口香糖之前就有口香糖含片,
也不用你亲自去咬;
以前也有各种喷雾或涂抹式口罩清洁剂,
那为什么大家都要往爆珠这条路上走呢?
疫情使人们下意识地缩减消费,
但天性使然,人仍然向往快乐,
所以大家在缩减消费的过程中,
仍然愿意结构性地保留或者说
增设一些情绪浓度高的消费细项,
以达到获得爽感释放压力的目的。
爆珠含在嘴里或者捏在手指头间,
它瞬间炸裂带给我们的那种爽感,
跟我们小时候爱捏泡泡纸一样,
特别解压,特别快乐。
归根结底,这就是一种“情绪型消费”,
爆珠只是一个浅显的例子,这种逻辑,
还可以延伸到各个领域,各种市场,
就比如白酒市场这些年也在整体下行,
但偏偏茅台却仍在白酒市场卖得很好,
它获得的也是一个结构性的成长机会,
人们有一种普遍性的心理:
大家越来越不爱喝白酒了,
但只要碰到一定喝的情况,
那我索性就喝一个最尊贵、
最浮夸、情绪浓度最高的。
以上。
注:
1【各案例总目录】参见微信公众号【创收方法论】主页面菜单-【思维框架】版块-《老王的案例汇总》(也有一部分案例已整合在该版块各篇文章中,没有单独陈列出来);
2此页面内容版权归属于微信公众号【创收方法论】(作者知乎ID:澎湃王侯),禁止转载,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