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案例A0018:礼仪培训

我们装作很坚强,
装得久了,
忘了自己在装,
便真的变坚强。
就像装醉太久,
便会变成真醉。
同样,如果你装作自己:
有文化/仪态好/有气质/有涵养,
假以时日,或多或少都会真的有效。
于是慢慢的,这也成为了一门生意,
教你“怎么去装”的生意:礼仪培训。

看某宝:

image.png

看百度:

image.png

看抖音:

image.png

这种培训,怎么说呢,
因为它的普适性很强,
你说它适合所有人都不为过,
只要将相关性/必要性强拉硬拽到自己身上,
只要你还继续在社会上混,
几乎人人都有一个参加的理由,
能取到一种“市场最大公约数”,
再配合现代人普遍都有的焦虑心理,
毕竟已经这么“卷”,人人都想提升,
用户教育做的好,这简直就是刚需。

有的人开始琢磨这一块的利润了,
套路倒也不是太复杂:
一、
网上四处搜罗/购买各种相关电子教程,
再筛选出一部分画面清晰质量高的素材,
然后进行一系列的分类、切割、混剪、合成,
做成成品之后,发抖音/快手啥的。
二、
保证一定频率坚持发一段时间后,
抖音看你内容质量也过得去,
就会有针对性的为你推流了,
慢慢积累粉丝,积攒热度。
三、
再后来,开始自己出镜教学(不露脸),
增强账号的专业度和原创感,类似这种:

image.png

四、
等账号有了一定粉丝体量,
就开始把人导入到私域鱼塘,
一般是以微信群的形式,
先免费分享一段时间培养信任感,
时刻不忘多拉小号把气氛保持住,
下一步再开始考虑变现。
五、
等时机差不多就开始组建付费群,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提过这一块:
10.社群类
啥是付费社群?就是:我们的群怎样怎样,能给你带来XX好处,来进我们的群吧,但需要交群费。大致分三类:
1内容型社群:靠输出专业性内容,来提供价值,一般来说都和资源、行业、技术相关;
2关系型社群:一般是在某些行业内部,由从业人员或相关人员组成,主要用于人脉的搭建,从而实现资源的互换或互补,互惠互利,资源整合,类似于行业交流俱乐部,取长补短狼狈为奸呗;
3产品型社群:以产品为中心,以产品粉丝为主体,衍生发展出的线上社群,像【小黑裙】、【大卫之选的咖啡】、【谦益农场】等,就是典型的产品型社群。
群费一般按年收取,从几元到上万元不等。操作起来有门槛,但台子搭好了以后,边际成本极低。
以上斜体段落出处:《互联网创业项目之:选品方法论&实操项目探讨》《常见项目汇总分类》
这种培训付费群就是第一种:“内容型社群”。
付费群内时常更新一些培训资料/直播课程,
包装的像模像样一点,显得是自己的原创,
并每月请的XX老师来开个“私享课”啥的。
工具无非就是用【小鹅通】/【千聊】之类的,
每套教程标价XXX元,在付费群内领券免费看,
同时也不忘发在最初的免费群里吸引眼球,
起到付费群拉新的作用同时也能销售出单,
即是说:免费群=零售,付费群=批发。
也不用怕长期下来资源不够用,
某宝有很多那种永久包更新的资源:

这种虚拟类的资源的一大好处就是,
一次搞定可以万次利用/出售/变现,
不管你成交几次都是一样的,
边际成本为零(也包括人力成本),
之前说过这方面的“复利思维”:

截图出处:写字楼里那些神秘的“皮包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

案例说完,有人问:
想学的人不会自己去找教程吗?
举个例子,你知不知道这世上
甚至还有很多学英语的群?按理说,
英语是一种大众的不能再大众的技能,
它早已成为一种全日制的学科,
市面上英语教程、书籍、攻略多的是,
免费的、付费的、电子版的、纸质的,
学院派的、名师私房的、野路子高手的,
你抬抬手就能获取到海量的资料、资源,
可偏偏就有人花99元去群里学习,
互联网神奇就神奇在这里,
用一位女性友人的话来说:
“自己看书看不进去,
要的就是群里那种氛围”...
还有人问:
既然可以包装内容/课程,
同样是知识付费的路数,
那直接挂到网上买不就行了?
为什么非要费力去拉群呢?
理论上当然可以,但如果你不具备:
●本身就具备一定影响力,比如名人/名师
●特别强悍的课程内容制作能力
●知识付费平台内“资源位”推广资源
很难把这事做成,这就是社群的作用。

以上还只是初级的套路,
高级的就要加上另外两个因素了:
线下+高端(贵族化)。
比如田朴珺弄的那个XX贵族培训机构,

再比如,
还有专门针对那些以“钓凯子”为事业的
各种“捞女”和“伪名媛”们的组织,
利用她们的虚荣心和功利心压榨她们。
捞女们在蛊惑别人的同时也迷失了自己,
她们没什么钱,但为了傍上富豪舍得花钱:

题外话,说说行业现状:
【Mob研究院】在《2020职业教育行业白皮书》中提到:
【职业教育】分类两种形式:
1学历培训
2非学历培训
所谓礼仪培训,
即是属于“非学历培训”。

非职业教育行业具有很广阔的前景:

说到底是利用了当下内卷的市场环境中
年轻人“病急乱投医”的心理,
特别是两类人群:
1女性白领,她们面临职场和“雌竞”双重压力,何况女性本身就很容易被“美”这个字所绑架一生,对这类有关于“魅力”、“高贵”、“优雅”的事物没有任何抵抗力;
2那些在专业技能硬实力上没有亮点的人群,事实上这类人才是社会中的大多数群体,没啥专业能力又不想去工厂流水线,更懒于进修专业知识,只好寄希望于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抱着速成的心态求一份体面的工作。
就连卖房的中介人士都在强调:
做有尊严的服务者。
——“链家”前董事长左晖
目前此中翘楚是下面这位,
在抖音上一周涨粉160W:

该账号2021年6月7日的视频文案:
“美丽是我们很重要的生产力,
好的形象和气质不仅让你自己开心,
还会给你的人生加分。”
这种文案通过不断强调美的重要性,
不断做观众的心理建设,时间一长,
就可以俘获观众的心智。
2021年6月4日的短视频文案:
“女人要努力去争取别人抢不走的东西,
比如身材,比如思想,比如快乐。”
该条文案中,角色的逻辑设置
并不是一个导师告诉学员怎么做,
而是以一个大的女性的角度去为女性发声。
这样可以大大减小观众与账号主角的距离感,
增加信任度和共情心理。

另,与案例中这种【人性思维】相关的案例还有:
《案例:情感陪护》
《案例:足浴店鱼塘战术》
《案例:净水器试用》
《案例:虚荣心生意》
《案例:HIV试纸》
《案例:迷信生意》
《案例:追星生意》
《案例:红酒换购》
《案例:男装实体》
《案例:企业堪舆》
《案例:抖音自媒体》
与案例中这种【自媒体模式】相关的案例还有:
《案例:抖音自媒体》
《案例:狗粮OEM》的后半部分
《案例:情感陪护》
《案例:文案整理大师》
《案例:娱乐致富》
《案例:影视素材二创》
《案例:跨国搬运》
与案例中这种【抖音玩法】相关的案例还有:
《案例:抖音自媒体》
《案例:自建房设计》
《案例:同情心生意》
《案例:大葱抖音号》
《案例:娱乐致富》
《案例:无人直播》
《案例:抖音电子教程》

商业中有条永远颠扑不破的规律:
女人的钱最好赚,没有之一。
这种拿女性开刀的案例简直太多,
积极响应“她经济”嘛,不寒碜:
《案例:医美掮客》
《案例:二手服饰平台》
《案例:虚荣心生意》
《案例:抖音自媒体》
《案例:迷信生意》
《案例:情感陪护》
《案例:水疗会馆》
《案例:追星生意》
《案例:线上健身计划》
《案例:二房东生意》
《案例:家庭教育指导师》

以上。

注:
1【各案例总目录】参见微信公众号【创收方法论】主页面菜单-【思维框架】版块-《老王的案例汇总》(也有一部分案例已整合在该版块各篇文章中,没有单独陈列出来);
2此页面内容版权归属于微信公众号【创收方法论】(作者知乎ID:澎湃王侯),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