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A0017:水疗会馆
我们彼此相爱,
就是为民除害。
不是只有人才会彼此相爱,有时候,
企业/品牌之间也可以“彼此相爱”,
并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生产力。
有个电商老板(女),
代理品牌高档面膜和化妆品,
并准备在当地开设一个实体店,
加上囤货租金装修起码几十万。
但后来想来想去觉得心里没底,
想空手套白狼,于是转换思路。
她有个朋友做水疗养生,
生意策略也是简单粗暴:
1首次免费体验水疗养生;
2平日里水疗498/次;
3高端顾客也会购买1W元/台的水疗机(该群体平均每月过来做5-8次,购买机器在家做比较划算)。
也没啥新奇的,总而言之无非就是:
●女人们痴迷的那一类的产品(美、美、美);
●女人们无法拒绝的那类套路(免费体验)。
于是她就想,
既然我的产品受众
和她的产品受众基本一致,
那么何不借力营销呢?
于是两个人就商量好,开始玩起来了:
一、和附近高端小区周边的女装店、美容美体中心等都达成合作:只要在这些店里消费满N元,就送水疗馆价值498元的养生体验一次(成本非常低,水疗机开机只需要几滴精油和一点水电费),但需要满足:
1必须消费满一定金额,顾客才会感到珍惜;
2必须有时间期限,才能制造紧迫感。
二、这些女性顾客来到水疗馆,免费尝试了水疗服务,大汗淋漓即将结束时,适时送上一个价值98元的面膜免费体验。顾客们本就刚做完水疗,毛孔扩张面色红润,再用上高档面膜,皮肤自然更加嫩出水来,也就是说,谁用谁好。用完面膜之后,给顾客一顿猛夸,顾客看着镜子里自己的盖世美颜十分满意,然后登记留下联系方式(送面膜时承诺只要填写即可赠送),写完后马上送优惠卡,比如因为在本水疗馆享受了服务,现在这个高档面膜和同品牌化妆品,给这些体验的老客户实行优惠,N天内打N折,balabala...基本上半数以上来体验的都会或多或少购入了面膜/化妆品,没有购买的,后期再利用客户档案经常回访、追销,也有概率二次激活。
即是说:
●第一步:精准用户的“抓潜”,也就是“引流”;
●第二步:趁热打铁来“成交”,也就是“转化”。
完成这些动作后,水疗馆到访量是以前的N倍,那些有合作关系的服装店、 美容美体店取得了优惠活动资源利于成交,并且还能拿到水疗机销售佣金,当事人这姐妹俩不但省了50w开店费用,还做到了无本引流,实现了MVP(最小化可行),皆大欢喜。
本案例颇具“资源整合”和“异业联盟”的味道。
资源整合快被说烂了,回顾一下:


截图出处:《创业/商业思维之:资源整合》
再放出一篇我的笔记,是当年的一个网红案例:

异业联盟其实就是:
1你有一个粉丝,我有一个粉丝;
2我把我的粉丝推给你,你把你的粉丝推给我;
3于是我们就都有两个粉丝。
这种不同IP之间的异业合作很常见,比如:
●各大联名信用卡:到某某店刷某某卡享某某福利;
●大厂联合移动通信运营商推出的小米米粉卡/腾讯大王卡/京东小强卡等;
●各大V之间的互相推荐导流;
●也经常见他们两家“跨界大师”出来蹦跶: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在《2019-2020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中也提到:
哦对了,推荐一个专门对接各种异业合作的平台,
创业者/营销狗们可以利用起来:yiyebang.com
另,与案例中这种线下实体业务相关的案例还有:
●《案例:床品家纺营销》
●《案例:足浴店鱼塘战术》
●《案例:家电清洗》
●《案例:净水器试用》
●《案例:迷你小火锅》
●《案例:红酒换购》
●《案例:男装实体》
●《案例:线下轻创业若干》
与案例中这种【引流方法】相关的案例还有:
●《案例:床品家纺营销》
●《案例:足浴店鱼塘战术》
●《案例:房产经纪截流》
●《案例:文玩引流》
商业中有条永远颠扑不破的规律:
女人的钱最好赚,没有之一。
这种拿女性开刀的案例简直太多,
积极响应“她经济”嘛,不寒碜:
●《案例:医美掮客》
●《案例:二手服饰平台》
●《案例:虚荣心生意》
●《案例:抖音自媒体》
●《案例:迷信生意》
●《案例:情感陪护》
●《案例:礼仪培训》
●《案例:追星生意》
●《案例:线上健身计划》
●《案例:二房东生意》
●《案例:家庭教育指导师》
以上。
注:
1【各案例总目录】参见微信公众号【创收方法论】主页面菜单-【思维框架】版块-《老王的案例汇总》(也有一部分案例已整合在该版块各篇文章中,没有单独陈列出来);
2此页面内容版权归属于微信公众号【创收方法论】(作者知乎ID:澎湃王侯),禁止转载,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