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案例A0020:轻量化健身房

人们很少做他们认为对的事,
而只做比较方便的事,
然后后悔。
—— 鲍勃・迪伦
其实“正确”和“方便”并不冲突,
如果有件事,既正确,又方便,
会不会是一门商机呢?
比如有的人,
把健身做成了一件方便的事。

我也是一名健身狗,
很久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
《组建属于自己的“家庭健身房”,该如何选购健身器械?》
其中提到:

image.png

后来发现,
真的有人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做了个“能移动的健身房项目”,
就类似于那种“胶囊公寓”,
之所以能移动因为它是由集装箱改造而成的,
顾客完成一次健身就像买杯咖啡一样便捷,
所以对健身狗来说,这个项目真是蛮酷的。

image.png

这种“健身胶囊”一般放在一线城市核心地段,
无人售票24小时营业,手机预约,按次使用,
在深圳/上海/北京/杭州/成都/南京/武汉运营,
并已经获得了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
这个项目被看好不仅仅是因为好玩,
其背后还符合“消费升级”的逻辑,
有两大推动因素在起作用:
1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八千美元,体育产业就会爆发,而早在2015年中国的人均GDP就已达到了8060余美元,2014年国家还出台了相关政策,希望十年之内体育产业能够做到5万亿的规模,这个市场眼瞅着就要爆发了;
22016年以来各路资本不再只是关注线上流量,转而开始关注起了线下基础,这导致线上的工具类体育项目遇冷,而线下有现金流的体育项目则很被看好。
有这两个因素的推动,
线下类体育项目走向了资本的风口。
上述案例就是新一代智能健身房的典型代表,
主要创新点有两个:
1这是一个自助式的健身房,可以实现门禁/照明/供水/空调/新风系统的自动管理,微信自助预约,无人看守,整体实现了自助式服务,人工成本被极大的压缩,并整合了市场中很多新的技术进来;
2其它成本优化,传统健身房最大的成本问题有两个:地租贵+坪效低(坪效:用来计算商场经营效益的指标, 指的是每坪的面积可以产出多少营业额,是通用的衡量商场经营效益指标)。而通过小平米集装箱将这个问题解决,虽然只有50平米,最多仅能同时容纳6人,但五脏俱全该有的健身器材都有,且每个器材上都有二维码,扫码就能看到相应的教学视频。
中国人看到这种项目总忍不住要问:
怎么搞定物业、城管?
其实他们采用的是和开发商分成的经营模式,
或者干脆直接把项目卖给地产商。
项目难点在于
●如何保证用户体验;
●如何进行快速扩张;
●如何保持先进性。
之前的健身类的创业项目,
先是“线上为线下导流”的模式行不通了,
死了一波之后,又是“社区+工具”模式,
现在又卡住了,突破不了瓶颈,再后来
工具开始变异,往线上教学教程方向转。
现在又都开始觉得还是线下有现金流,
这几种模式都是“各领风骚两三年”,
怎么抓住机会充分利用资源快速成长
是一个非常大的难点课题,
同时也是一种巨大的商机。

本案例的真实番号是【超级猩猩】
有兴趣可以搜索了解一下。

image.png

我们从本案例中学到了什么?
谁解决了受众的痛点,
谁就能获得足够的回报。
所以,别总嚷嚷着搞钱、搞钱,
试着站到大众的角度去思考、去迎合,
先搞懂别人,再满足自己,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正所谓:
我们不谈创新,只谈解决问题。——张小龙。
好产品的本质是相通的:重要的不是表现它的创造者,而是尊重它的使用者。——罗振宇

现在其实很多地方都兴起了
一种“健身工作室”的模式,
其实和“健身胶囊”的原理差不多,
都是“把健身房轻量化”的思路,
(其它领域也有类似思路比如那种“迷你KTV”)
外加“更加高效便捷”的理念。
就算不开设健身房/健身胶囊,
中国迅速崛起的体育健身产业
也不失为一个值得尝试的大方向:
●哪怕将模式简化一下做下沉市场(下沉市场概念适用于超多行业,在其它案例中提过);
●或者做一些行业相关的产品/服务(比如近来居然还有卖什么“健身镜”的);
●又或者继续来挖掘其它用户痛点(人性注定:人是永远不能被满足的)。
另,与案例中这种【下沉市场趋势】相关的案例还有:
《案例:床品家纺营销》
《案例:家电清洗》
《案例:车位涂鸦》
《案例:净水器试用》
《案例:团建服务》
《案例:迷你小火锅》
《案例:广告公司》
《案例:小卖店供货》
《案例:自建房设计》

下面放出一些相关参考数据/报告,
内行们看看门道,外行们看看热闹:
【Mob研究院】在《2021年中国运动健身人群洞察报告》中提到:

【极数公司】在《2021年中国运动健身行业报告》中提到:

以上。

注:
1【各案例总目录】参见微信公众号【创收方法论】主页面菜单-【思维框架】版块-《老王的案例汇总》(也有一部分案例已整合在该版块各篇文章中,没有单独陈列出来);
2此页面内容版权归属于微信公众号【创收方法论】(作者知乎ID:澎湃王侯),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