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案例A0036:MCN机构

如果全世界都不要你了,
记得来找我,
我认识好几个人贩子。
人贩子不一定是非法职业,
也合法地存在于互联网上,
比如市面上各式各样的MCN机构,
其实做的无非就是“贩卖人口”生意,
对此,百度百科的官方解释是:

image.png

是不是看起来不太好懂,我来翻译翻译:
就像明星们的经纪公司一样,一方面负责发掘、训练、培养明星们为己所用,一方面对接各类资源如影视制片方、广告公司等,牵线搭桥长袖善舞,和旗下的明星们一起满足甲方需求,从而合作赚钱。说白了,经纪公司就是明星们的“妈咪”。
而MCN也是一样的,只是旗下的人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明星”,而是网红、主播、KOL、大V、写手等,且甲方一般为互联网线上各大品牌、商家、店铺等。说白了,MCN就是上述这类人员们的“妈咪”。或者说,也是一种“二道贩子”的角色,表面上看起来是贩卖的旗下艺人,其实则是贩卖的互联网流量。
下面以“电商带货”为例来进行图像化展示
(但MCN机构也不仅限于电商带货领域),
【亿邦动力研究院】在《2019产业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展示为:

image.png

【招商证券】在《新零售研究之电商系列:效率筑基,涌向直播》中展示为:

image.png

一句话:收编各路互联网从业人员到自己旗下,
统一管理、统一招揽业务、统一分配资源等。
就比如,在知乎上就有很多人私信我,
问是否愿意入驻他们的MCN,说是给资源
(意思是让我发软文,甲方给广告费),
我没加入过,我要是想发软文,
自己就去找甲方了,不用MCN,
我知道他们赚的是信息差,
●你没资源,他们也提供不了啥优质资源,
●你有资源,他们可能还会来和你抢资源。
但他们说的特别好,比如手握XXX海量甲方业务,
比如旗下已有XXX大V抱团取暖优势互补1+1>2啥的。
理论上讲,新手小白们挂靠一家MCN是有好处的,
第一,确实能有一些帮助,比孤军奋战要好一些,
起码在心理上会给你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
再不济也能没事聊聊多少套点行业信息出来;
第二,资源上肯定比你自己做要强一些,
毕竟有些业务,以机构身份出面去谈,
总比你一个小透明强,这就好比买东西,
批发大宗物品的洽谈和零售业务的讨价还价,
压根不是同一种画风。
也就是说,MCN平时只负责两件事:
1到处找人、拉人、挖人,
2到处找资源、拉业务,
然后一对接,完活,赚差价。
平时该吹也得吹,
上游和下游都忽悠住,
跟甲方吹自己手下人多给力,
跟自己人吹甲方实力有多强,
这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若你啥都没有,那就先假装自己有,
等你有了鸡,就不愁没有蛋,
等你有了蛋,就不愁没有鸡,
说白了就是:
●你手上资源好,不愁没人跟你混;
●你手上的人多,不愁拉不来资源。
一般来讲,我的建议是,
立个番号,先把人召集起来,
资源啥的倒好弄,你多去沟通商家,
总能拉到一些业务,因为商家海了去了,
只是普通人不知道而已,妥妥的信息差,
当然,前提是先找小资源、小业务,
你别上来就想南水北调一带一路。

这几年,各式各样的MCN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毕竟门槛低,不需要什么重资产,连门店都不用,
注册一个皮包公司即可,我也弄了一个当副业玩。
我主要是玩的淘宝系MCN,招收带货主播,
一般来说都是素人主播(刚入行的新人),
主打想自由职业在家办公的宝妈们远程开播
(无薪股份制,佣金为账号总收益的,
自备场地/设备,我方提供培训/商家/样品),
特别是在疫情反复的当下时代,
这也是一种强烈的职业诉求。
前期的筹备工作有:
1谈下一个在职老主播,负责线上培训,保证新人们掌握技能顺利入职(无薪股份制);
2找到一个对接各商家的业内人士,这个岗位在业内叫“招商”(也是无薪股份制);
3临时开辟了一个工作室,用于作为直播间样板间+招聘接待室。
招聘方面走两条路线:
1本地招聘。就是去上一些招聘APP比如【BOSS直聘】啥的,有意向就来实地考察、洽谈,前文提到的老主播负责应聘接待、简介答疑;
2全网招聘。我会让我公号读者们帮助我招聘,类似于一种“代理人”的身份,给佣金,这种就无需实地洽谈了,都是线上沟通,毕竟天南海北的很分散。
另外,
●抖音直播不建议搞。抖音虽然流量大,也更赚钱,但玩法和传统电商平台是完全不同的,播抖音需要的是一个专业团队,其中有各项复杂的衔接流程,不是一个人在家就能搞定的,很麻烦,对主播能力要求高,技术门槛也高,不适合这种MCN模式。不信你去观察一下,淘宝主播都是悠哉悠哉四平八稳的播,叫“平播”,一个人足够,而抖音直播叫“快播”,像打了鸡血似的,一般还设有专门的“气氛组”。当然,抖音上也有一个人开播的,但其实门槛更高,需要通过优质短视频输出作为前提,先把粉丝量积累起来(那将是一项更加专业、庞杂的工作版块),我前面提到的直播,都是不需要输出短视频的,零粉丝账号直接开播;
●不建议找业内在职的老主播。很简单,她们虽然业务能力强,但都是老油条,不像素人小白那么好拿下;
●分成比例上的设计不要太抠门(特别是前期起步阶段)。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就这八个字,有多少人活一辈子都搞不懂。鼠目寸光的生意人也许能赚点小钱,但长久不了,也不会有大的财运,混迹江湖这么多年,我发现这样的傻叉简直像过江之鲫,乌央乌央的;
●不要有投机躺赚的心理。虽说是资源整合的模式,听起来好像无需产出什么实际的价值,但也要摆正心态,把自己分内该做的事情做好、做精,踏实一些靠谱一些,给人以可信赖可依赖的感觉,方能把人留住,为我们持续产出价值,并且偶尔也要给一些适度的人文关怀,增强其认同感和归属感。
最后简谈一下行业现状,
【克劳锐】在《2021年中国内容机构(MCN)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的大数据显示: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PS:如今注册公司也不难:

image.png

截图出处:《复制/放大项目的常规方向》
除了【公司化】版块,另外还有【硬件】、【人员】、【场地】版块的论述。

另,MCN机构赚钱的底层逻辑,
其实也是一种“掮客思维”,
与这种【掮客模式】相关的案例还有:
《案例:医美掮客》
《案例:房产经纪截流》
《案例:高端水果掮客》
《案例:工业旅游+汉庭》

以上。

注:
1【各案例总目录】参见微信公众号【创收方法论】主页面菜单-【思维框架】版块-《老王的案例汇总》(也有一部分案例已整合在该版块各篇文章中,没有单独陈列出来);
2此页面内容版权归属于微信公众号【创收方法论】(作者知乎ID:澎湃王侯),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