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A0039:大葱抖音号
并非我的人生无聊,
而是我在追求无聊的人生。
—— 村上春树
无聊是一种生活状态,
同时也因此滋生出
一种“无聊经济”,
可以赚钱的那种。
有个神奇的抖音号,印象很深刻,
每天不干别的,就直播,直播啥呢?
也没别的,就是在一家小作坊里面,
几个工人在那里捆葱、上秤、打包、发货...
主持人也是说一会歇一会,风轻云淡,
丝毫没有别家直播那种打鸡血的样子
(可能大葱话题的确也没啥可说的)。
但你一看在线人数,我去,真的好多,
而且还不是看一眼就走,都是一直看、一直看,
真不理解他们到底在看什么,那么津津有味,
可能就是稀罕那种处理大宗蔬菜货品的豪爽?
还是欣赏这种朴实真挚的劳动人民风采?
再不然,该不会只是因为这些人无聊吧?
再看下单量,哗哗的,真壮观。
别人家直播卖货都是直播是直播,
发货之类的售后工作幕后进行,
敢情你们家直接台前/幕后二合一了?
●直播播的就是发货的工作;
●发货发的就是直播的订单。
好家伙,这特么简直一“商业闭环”啊,
大道至简,还真特么能省事,会偷懒,
但这不重要啊,观众们还真就吃这一套。
同样是抖音号,
且不提@手工耿那种手工界的天纵英才,
我见过一个手工制作玻璃制品的视频号,
起码人家有手艺、有步骤、有看头,
但我真的想不明白那些看捆葱的图啥,
真get不到那个爽点在哪里,
图个新鲜看一眼爽爽就罢了,
可你们就差住在人家直播间里了,
这真是一个魔幻的世界。
说到这里,忍不住提一句“新零售”,
到底啥叫新零售?
大家都知道:新零售=人+货+场,
啥叫人、货、场?
的人只知道这个说法但不知所云,
剩下那真懂的人又做不到言简意赅,
洋洋洒洒给你写了一本书让你看去吧,
都是脱了裤子放屁,不会说人话,
我这次来用几句话说明白,说透。
传统零售也有人和货,
问题就在于这个“场”
什么是场?这里说的场,
不是场地/场所,而是场景,
什么样的场景?
一个“让你冲动消费的场景”:
●传统零售是被动等客:当你生活中需要购买什么了,你会在心里或纸上列个清单,然后去商场超市购物,你去了,卖家就赚钱,你不去,卖家就继续坐等客来;
●而新零售是主动出击:用内容(图文/音频/视频/直播皆可)构建一个场景,先吸引你进来免费观看,再激发你的兴趣,最后引导你下单成交。
举例:
1有一天,你没招谁没惹谁,在玩抖音,突然看到有人在直风筝,很好玩,你进去看热闹,然后听她说我们家风筝怎么怎么好。你一想,啊,平时没想起来,原来还有这么一种娱乐方式,你看他们玩的多开心?于是你也去他家小黄车下单买了一个;
2又一天,你没招谁没惹谁,在刷知乎,突然看到一篇《有哪些能提升幸福感的家用电器?》,你想,电器就是电器,还能提升幸福感?你进去看热闹,听答主谈论了一番自己使用某扫地机器人的幸福体验感受。你一想,啊,平时没想起来,原来生活可以这么轻松美好?于是你也去答主帖子中的购买链接拍了一个。
问题就在于这个“平时没想到”,
你平时没想到不要紧,
那我就来帮你想到,
也就是冲动消费:
●对顾客来讲:购物不再是一种有计划性的“家务”,而是在日常娱乐中随手为之,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即兴发挥”的成分;
●对买家来讲:一下子从从被动等客变成了主动出击,以前总琢磨着怎么打价格战吸引客源,现在都琢磨着怎么输出优质内容获得曝光量。
如果非要打个比方的话,
我想到一种猥琐的比喻,
但只有这种比喻最一针见血
虽然我本人也确实很猥琐:
【传统零售】就是:
你在红灯区开了一家店当老鸨/妈咪/妈妈桑,手下带领一帮X工作者小姐姐,每天把屋子打扫好,把妆容收拾好,把茶水摆好,翘首以待那稀稀拉拉的几个顾客来翻牌子,好不容易来了一个,还挑三拣四,外加讨价还价,反正整条街店多着呢。往好里说,这是守株待兔,往坏里说,其实就是看天吃饭坐以待毙。
而【新零售】就是:
你突发奇想,直接把店改造成一家专门XXOO小电影的成人影院,关键是,还免费。这么玩的话,那吸引来的顾客肯定多啊,简直如过江之鲫,乌央乌央的,而每次电影散场后,也正是顾客们欲火焚身之时,眼睛见头母猪都冒绿光,因为都被小电影激发了兴趣啊,这时候你反手牵出一排肤白貌美嫩出水的小姐姐来,引导顾客们随意挑选,你猜顾客们愿不愿意成交领走一个(也有可能是两个甚至N个)?你猜他们还会不会挑三拣四讨价还价?很可能到时候他们还嫌你啰啰嗦嗦不爽快呢,麻利儿给钱麻利儿办正事,搞不好还会为了争抢姑娘打起来呢。
也就是说,新零售的作用有二:
1汇聚潜在受众:呈现人们感兴趣的内容,先把看热闹的吃瓜群众吸引过来,就像前文提到的小电影,把荷尔蒙尚在的老少爷们扎堆弄到一起,投喂精神食粮,勾起心中小火苗。相反,你不太好直接到街上无差别的推销自家小姐姐,也许人家就是出来打个酱油接个孩子,就算人家也有七情六欲,谁还一天到晚时刻准备着?不骂你就不错了。
2屏蔽消费环境噪音:对这些跃跃欲试的“小火苗”们来讲,来都来了,他们已经沉浸在你构建的这个场景中,成交是顺理成章的,你根本来不及思前想后,也没有富余脑力去货比三家,当他们从你影院里出来,你觉得此情此景,他们再特地另外找一家店去寻欢的概率高吗?一句话:既然是你帮他们“想起这档子事”的,自然也得靠你“把这档子事解决了”。
这就是所谓新零售=人+货+场:
●人:就是你家影院的看客,同时也是你家生意的潜在受众;
●货:就是你手下那些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的小姐姐们;
●场:狭义来讲,影院就是这个场景;广义来讲,还要更加宏大,影院只是场地/场所,但其实还需要其它一些虚拟的东西,比如你精挑细选各种口味的片源,比如狼友们齐聚一堂其乐融融的气氛,比如你顺势提供的暖心服务。
人、货、场齐活了,
你家东西就不愁卖了。
这是一种革命性的改变,
传统零售——新零售的进步,
甚至比实体零售——线上电商的跨越更厉害,
当然,前者也是站在后者的肩膀上的,
后者是前者的基础设施和诞生土壤。
之前提过一个类似的案例,
当时只说了案例,没谈逻辑,
其实这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新零售思路:

截图出处:普通人怎么找到风口行业?
另,与案例中这种【新零售模式】相关的案例还有:
●《案例:自建房设计》
与案例中这种【自媒体模式】相关的案例还有:
●《案例:狗粮OEM》的后半部分
●《案例:情感陪护》
●《案例:礼仪培训》
●《案例:自建房设计》
与案例中这种【抖音玩法】相关的案例还有:
●《案例:抖音自媒体》
●《案例:自建房设计》
●《案例:同情心生意》
●《案例:礼仪培训》
●《案例:娱乐致富》
●《案例:无人直播》
●《案例:抖音电子教程》
以上。
注:
1【各案例总目录】参见微信公众号【创收方法论】主页面菜单-【思维框架】版块-《老王的案例汇总》(也有一部分案例已整合在该版块各篇文章中,没有单独陈列出来);
2此页面内容版权归属于微信公众号【创收方法论】(作者知乎ID:澎湃王侯),禁止转载,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