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案例A0049:娱乐致富

人类无声无息地成为娱乐的附庸,
毫无怨言,心甘情愿,其结果是
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娱乐是天性,也是文化,更是商机,
在当今时代,娱乐早已和商业挂钩。

就比如,抖音上有个人靠它发家致富:
他弄了个院子,围起来,养了一群笨鸡,
比如100只,每只鸡都绑个牌,标上号,
于是有了1-100号鸡,然后开播做游戏。
游戏规则是:
看客们只要给直播间打个赏刷个礼物,
就可以在公屏上打出自己心仪的号码,
比如张三想要23号鸡,李四想要88号鸡...
于是他就去抓鸡,但鸡会乱跑乱飞的啊,
一群鸡那就是妥妥的无规律“布朗运动”,
最终抓到哪只全凭运气老天爷也算不准,
然后抓到了哪只鸡的话,就把这只鸡
免费送给选了这个号码的看客,包邮。
没抽中的看客就继续打赏准备下一轮,
打赏一次大概最低五块钱左右,
也有刷十块的,随缘,不强求。
当时我看了一会儿,大为震撼,
礼物刷的飞起,公屏弹幕就没停过,
一堆人就在那儿等着“下注”,不亦乐乎。
也有的人玩了半天,啥也没中,
但人家有鸡吃,咱没有,咋办?
干脆去小黄车里下单购买一只。
小黄车里不光有笨鸡(上百元,比肉鸡贵),
还有各种笨鸡蛋、山货等可选购。
就看这粉丝量、活跃度、成交量,
年赚百万也不在话下,你说气人不...

说白了,这就是种“游戏化营销”,
就算没有打赏收益,单单作为引流手段,
那也绝对算得上是低成本成功案例典范,
古有“寓教于乐”,今有“寓购于乐”。
近些年来,做企业的商家们发现,
传统营销驱动的增长手段日渐乏力,
地毯式轰炸营销的获客成本日渐飙升,
但是慢慢的,终于有些聪明人开始意识到,
新一代互联网消费者们对三样东西很受用:
【口碑营销】&【情感价值】&【游戏化营销】,
接地气的商业模式通常更为有效,成本也更低。
并且,还能也能大幅有效提升用户粘性。

其中这个游戏化营销,
除了人们娱乐至死的秉性外,
在行家们眼里还另有一层解读:
现代社会的忙碌感已经侵蚀人们生活,
哪怕在休息时间里,我们也渴求效率,
没有明确目的和收获的社交被看做负担,
而在各种“秒抛关系”的游戏化机制中,
大家都可以高效自然地完成良好体验,
谁都无需寒暄,可以默契的直奔主题。

另外我还见过一个博主,
天天就带着粉丝们玩“汉字找不同”,
就类似于,找出下图中和其它字不同的字:

image.png

半夜三更,大伙儿也都玩的兴起,
至于他是怎么变现的,我没深究,
当时玩了几把就睡了(费眼力)。

题外话,
凡是游戏化系统设计,都会有相应奖励机制,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激励方式,主要分为三类:
1【物质激励】:我能得到什么物质?比如京东的“京豆”体系;
2【精神激励】:我完成了什么大事?比如知乎的各类成就和徽章等;
3【增值服务】:我能得到什么特权?比如各类笔记软件的“签到领空间”。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以上举例虽然都是高大上的大企业,
但和本案例的抓鸡抽奖活动原理相通,
不管是创业也好,营销也罢,
如果能把这套思路玩好了,
【自媒体】+【新零售】+【游戏化】,
必定事半功倍,如虎添翼。

另,与案例中这种【自媒体模式】相关的案例还有:
《案例:抖音自媒体》
《案例:狗粮OEM》的后半部分
《案例:情感陪护》
《案例:礼仪培训》
《案例:自建房设计》
《案例:文案整理大师》
《案例:影视素材二创》
《案例:跨国搬运》
与案例中这种【抖音玩法】相关的案例还有:
《案例:抖音自媒体》
《案例:自建房设计》
《案例:同情心生意》
《案例:大葱抖音号》
《案例:礼仪培训》
《案例:无人直播》
《案例:抖音电子教程》
以上。

注:
1【各案例总目录】参见微信公众号【创收方法论】主页面菜单-【思维框架】版块-《老王的案例汇总》(也有一部分案例已整合在该版块各篇文章中,没有单独陈列出来);
2此页面内容版权归属于微信公众号【创收方法论】(作者知乎ID:澎湃王侯),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