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案例A0066:面试指导师

十年内宏观经济寒冬,
但各种微观领域不断有新的机会。
最近有些人这么玩:
专门培训面试技能,
人称“面试指导师”。
具体一点,比如:
提出建议、优化方案,简历修改、
亮点突出、自我包装、模拟辅导。
总而言之,不教授专业技能,
教你应试过关,临阵磨枪,
当然,大部分都是线上服务。
他们怎么引流呢?
基本上两个流派:
●常规方法:无非就是以自媒体的形式,在各大公域平台输出就业相关的内容,引流到私域流量,再图转化;
●野路子:有点涉灰,或者购买应届生的电子简历等数据资料逐一联系,或者通过招聘软件伪装成招聘方引流。

这又是一种典型的“专家思维”案例,
通过各方面包装来打造人设售卖服务。
至于专业技能,也都是现学现卖,
毕竟世上并没有这样一门专业,
都是参考市面上的教材自学成才,
有纸质书籍,也有线上课程/课件等。
这东西本就很主观,更何况,
面对的受众大部分是高校毕业生,
作为职场中人身经百战的过来人,
再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和经验,
指导指导他们,不难压的住场。

该案例很像之前写过的那篇
“家庭教育指导师”案例,
其中提到(灰字部分):
这又是一种典型的“专家思维”,
之前讲过几个相关的案例,包括:
●有为水果店和水果产地牵头的“水果专家”;
●有把自己包装成“兽医”的狗粮卖家;
●有提供“债务规划”服务的“法务”;
●有为别人代买二手车的“职业买手”;
●有专门研究微商行业的“微商教练”;
●等等...
以上这些都是“专家人设个人IP”,他们的共性是:
●一方面,他们在领域内的知识可以吊打普通受众;
●另一方面,这些技能又并非注册会计师、执业律师等那种门槛特别高、杠杠特别硬的行当,甚至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他们的专家人设就是靠一点点的积累包装起来的,其中有很大的弹性成分,可营销程度、可变通程度、可投机程度非常高。
这是一种特别典型的轻创业/自由职业参考途径,
另外,不要把这条路的难度想得太高,
你看到的那些做的好的,很多时候只是表象,
即便那些资质齐全伟光正的企业/机构/个人,
其实很多也都是先上车再补票的,
一边干一边学现学现卖慢慢来的。
有句话叫:
我们不能每次都要等沿途每个路口都亮绿灯时才启程。
大部分人认知中的一个巨大的误区即是:
只要项目/套路/行业/趋势对了,
就能马上/立即/就地/拿到回报。

面试指导,不仅可一对一咨询,
也是个很好的自媒体话题领域,
职场话题一直就是经久不衰的,
可以专门做一个相关的细分领域自媒体,
持续输出领域内干货内容积累粉丝受众,
打造个人IP,线上咨询成交,或知识付费。
目前业内比较知名的是下面这位:

image.png

题外话,说说行业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再加上疫情的推动,
招聘早已开始全面无接触化,
不仅是投简历这个单一动作,
其它环节也因线上化而更加高效,
更是衍生出多种自由灵活的形式,
区别于传统的“肉身相见”的模式,
以及传统的千篇一律的面试形式,
现代的企业面试形式多种多样,基于此,
也慢慢形成了一门“线上面试学”,
就像本文开头所说的:
十年内宏观经济寒冬,
但各种微观领域不断有新的机会。
这就是一种微观细分领域的诞生:

image.png

另外,据报道,
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1076万人,
同比增加167万人,首次超过千万,
也是近几年增长人数最多的一年。
大学生的就业焦虑感愈发加深,
有焦虑,就有解决焦虑的市场。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女性
“容貌焦虑”生意的案例,
其中提到(灰字部分):
有人焦虑,就有人解决焦虑,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钱赚。
咱也不能说人家缺德,
顾客要的就是这个,谁也没办法,
谁说精神安慰和心理寄托不是价值?

以上。

注:
1【各案例总目录】参见微信公众号【创收方法论】主页面菜单-【思维框架】版块-《老王的案例汇总》(也有一部分案例已整合在该版块各篇文章中,没有单独陈列出来);
2此页面内容版权归属于微信公众号【创收方法论】(作者知乎ID:澎湃王侯),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