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7.6 对被管理者的启示

当然,从站在被管理者的角度理解这两个模型,也会让自己受益。

竞争力

在主从调度模型中,个体需要想办法完成调度者给出的任务。他的竞争力来自于:

  • 强调个人在相应领域的专业能力,专业性越强竞争力越大。
  • 任务和自己专业能力的匹配性,在越匹配和擅长的岗位上竞争力越大。
  • 工作输出的稳定性和效率,能源源不断的完成调度者给出的任务,想法多并不会带来竞争力。

在市场模型中,参与的玩家需要想办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扩大自己的生态位。他的竞争力来自于:

  • 对市场的敏锐嗅觉,识别市场上的需求。
  • 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和生存空间。
  • 达到市场的支配地位。

权力的来源

权力的流动是我们思考这两种模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主从调度模型中,权力来自上级的授予,而非来自于团队成员的支持(悦上者荣,悦下者蹇),因此需要注意平衡这两者的关系。例如,在某些政策执行中,可能会为团队成员增加额外的工作量,因此需要 Dispatcher 平衡利害关系。

在市场模型中,权力来自市场中的话语权,具有优势地位的玩家,可以获得更多的权力,最经典的是市场定价权。

上升通道

主从调度模型中,Worker 可以上升为 Dispatcher。它背后的逻辑往往是先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协助完成一些 Dispatcher 的工作,成为 Dispatcher 后备力量。

在反馈调节的模型中,个体(玩家团队中的 Dispatcher 或者 Worker)需要成为一个玩家,需要从把关注点放到需求和服务上,识别到市场中微小的需求,想办法满足它。

上升通道

躲避 "PUA"

如果我们站在上帝视角,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处于相互对立,管理者会琢磨一些"不花钱的激励团队的方法",而有时候这种激励并不是被管理者所期望的,有时候被管理者所期望的依然是获取自己的实际利益。

"PUA"是一个流行语,起源于两性情感中的某些概念,引申义为一方通过一些隐晦的手段对另一方进行洗脑或精神控制,从对方身上在没有对等付出的情况下获取超额的利益。

对于被管理者来说,不被 "PUA" 的关键在于知道自己在整个团队系统中的位置,并根据权责利对等的原则来看待自己被分配到的工作。

"PUA"行为的关键特征是尽可能的摆脱自己的责任,掌握更多的权利,并获得更多的利益。容易被 "PUA"的特征是:本身并不具备特别多的权利,但是将过多的责任归到自身,不敢争取更多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 "PUA" 管理者并不希望工作环境中具有清晰的权责关系的原因,因为这会让他对系统失去控制。

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